【香港商報網訊】以廣州市「水清岸綠、廣府生活、三道一帶、縫合城市、新舊共生、賞粵四季、繡花功夫、永續利用、經濟適用、共同締造」的「廣州碧道十條」為原則,廣州番禺區按「1+3+3」的總體布局,打造一個通山達海線、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線、其他特色線、鎮(街)示範段等構建成的碧道體系。
大學城碧道
其中,「1」,即1套碧道建設標準(《番禺區碧道建設要求》);第一個「3」,即3個主題廊道(包括文化傳承廊、多彩生活廊、創新科技廊);第二個「3」,即3個100公里碧道(到2025年規劃長度304.9公里)。
番禺區多次專題研究部署碧道建設工作,並邀請城市規劃經驗豐富的設計單位編製該區碧道建設規劃,審議通過《廣州市番禺區碧道建設實施方案(2020-2025年)》,為番禺未來五年碧道建設提供了具體遵循。
市橋河碧道
此外,該區還按照「一年試點建設、三年大見成效、七年基本建成」的目標要求,結合番禺的城市規劃和文化特色,優先貫通水岸空間,優化水質環境,完善便民設施,實現碧道、綠道、慢行道互聯互通、成網成片,滿足群眾「水岸遊憩」的嚮往。
礪江河碧道
番禺碧道在建設中,依託珠江等外江河流水系建設,打造都市型的大學城碧道;依託圍內河涌水系建設,打造城鎮型的市橋河、礪江河碧道;依託流經鄉村居民點的河流水系建設,打造鄉野型的大刀沙島、觀龍島碧道;依託流經自然保護地、生態濕地、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等生態環境敏感性較高的河湖水系建設,打造龍灣涌、海鷗島碧道。
據悉,2019年,番禺已完成七盞燈水庫和南湖水庫6公里碧道試點建設任務,2022年將完成碧道建設235.2公里,打造2條以上高標準碧道,到2025年底,累計建成碧道304.9公里,碧道綜合功能和社會效益日益顯現,成為番禺生態文明建設的亮麗名片。(黃裕勇 趙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