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近日從深圳市羅湖區政府了解,6月18日到24日,羅湖區排前800的戶籍輪候在冊無房家庭和候選的800戶家庭,將陸續走進由羅湖區住房保障事務中心精心布置的羅湖區棚改服務中心選房現場,按動電腦按鍵選定心儀的套房,按照流程辦理相關選房、簽約手續。
據了解,羅湖區這次大手筆籌措了800套公租房,分別位於龍崗區橫崗天然慧谷(天健親蜜家公寓)、南灣街道的朗華泊寓,僅需支付低於市場價一半以上的租金即可安居。羅湖在全市首創的跨區租賃的保障性住房籌措模式,以2018年236套、2020年800套,2021年預計600套的節奏,不斷破解供應困境,努力實現群眾住有所居需求。
現場:一氣呵成 3分鐘完成一套公租房預選
18日一早,黃女士和兒子就趕到了羅湖區棚改服務中心門外排隊。經過掃碼看行程、測體溫、洗手、安檢等多道程序後,她走進了簽到區,拿到了自己的選房號碼。她在家庭戶中排在1號。她和兒子細心察看了選房現場的戶型圖、房屋的號碼,準備選一個朝南的、最大的72平方米的二房一廳。「橫崗這個公租房,離我們現在租住的布吉的房子也不遠,兩房72平方米的租金只要1000多元,房子也是新的,我們就申請了,就沒想我排位這麼靠前,可以第一個選房。」
黃女士很是興奮,她說 「這是大事,要謝謝政府照顧我們這個一直比較困難的家庭。」
她告訴記者,早在1992年,她就入戶深圳。年輕的時候她跟着親戚來深圳打工,在這裡認識現在的丈夫,結婚、生子,眼看着孩子都上大三了,前前後後搬家沒有十次也有八次,從城中村搬到各類小區,總想有個自己的穩定住所,但總沒能力買到合適的房子,這次終於有機會搬進穩定居所了。
很快,選房開始,喇叭里溫和的女聲請黃女士選房,她和兒子在羅湖區住房保障事務中心工作人員指引下走進叫號區驗證身份信息,到預選房區坐下,黃女士指揮兒子按下按鍵,選定了橫崗親蜜家公寓7棟高層的三個預選房號。隨後她和兒子走到正選房號區,選定其中一間房,一旁的屏幕上同時顯示她的名字和房號。前後過程多個環節,不到3分鐘,一氣呵成便完成了。負責人到場見證,特意給黃女士頒發了一把金黃色的大鑰匙——象徵她和家人將可安居橫崗親蜜家公寓,黃女士喜笑顏開。
據統計,選房現場約80多位來自羅湖區住建部門及公租房物業的工作人員,分成12個組,按照7個步驟服務選房居民。現場配備了數千口罩和飲用水,方便居民取用。羅湖戶籍在冊輪候低保及低保邊緣家庭、殘疾人及優撫對象等特殊困難家庭,他們被依次按照「應保盡保,優先保障」「優先安排解決」原則進行優先選房,其中一位聽力不太好的大爺就被工作人員全程陪同,幫助他完成選房流程。
房源:這800套公租房各有特色
此次房源有兩處,一處是橫崗天然慧谷的天健親蜜家公寓共計600套,戶型單間約25平方米有120套、兩房一廳約60平方米有240套、兩房兩廳約70平方米有240套,租金為19元/月平方米。
該項目負責人孫先生介紹,「這個房子戶型方正,採光很好,廚衛基本設施已經裝修好了,基本上購買傢具、家電就能入住。同時背靠梧桐山和園山,空氣好,去大小梅沙和橫崗的核心商圈都不太遠。」
另一處是位於南灣街道上李朗的朗華泊寓有200套,面積約30平方米,租金為23.55元/月平方米。適合年輕人,公寓內已經配裝好空調和熱水器,床和桌子、柜子,只要購買一些床上用品、帶上行李等即可入住。8月份,地鐵10號線就將開通,走出地鐵上李朗站即到朗華泊寓。
透明:從資格認定到選房 全過程公開
羅湖區住房保障事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進入羅湖區輪候庫的申請人需要符合以下條件,羅湖區戶籍、名下沒有房產、近三年沒有轉讓過房產,也未享受過深圳市保障性住房優惠政策,同時對繳納社保還有一定要求。
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可通過登陸廣東政務服務網系統申報信息——預約區住房主管部門遞交資料——區住房主管部門初審——市住建局終審——待房源推出後、按要求認租——公示結果可登錄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官網查詢。羅湖區此次公租房認租工作早在2019年11月25日啟動,發佈了《關於面向羅湖區戶籍在冊輪候無房家庭配租公共租賃住房的公告》。羅湖區輪候庫的家庭的房源認租工作在12月9日結束,共收到4516戶輪候庫家庭認租申請,經過全方位資格審查,初審合格認租家庭共4167戶。
創新:全市首創跨區籌措公租房
在選房現場,羅湖區住房和建設局局長馬曉東接受採訪時表示,面對轄區土地的限制,羅湖也將籌集住房的範圍擴大,在全市首創了新模式——與相鄰的城區合作,通過異地購買或租賃的方式,跨區域籌措保障性住房和人才房。由政府負責制定政策、准入門檻和條件,由羅湖區住房保障事務中心與企業共同負責運營管理,實現了人才住房規模化供應和專業化管理。
馬曉東介紹,未來,羅湖區將堅定實施「保基本、惠民生」,通過棚戶區改造、城市更新等多渠道保障,加大保障性住房房源籌集力度,2021年預計面向戶籍輪候庫家庭供應住房600套。將合理制定輪候庫疏解方案,千方百計破解供應困境,向著打造民生幸福標杆,實現住有所居的目標而努力。(易小婧 易芬 蘇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