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善行中国

長沙打造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會展經濟的「藍本」

2020-07-01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近日,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發佈了《展覽活動與展覽場所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南》和《會議活動與會議場所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南》,作為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全國會展業的行業標準。這兩份指南最引人注目之處在於標準的擬定完全是以長沙市的會展經驗作為藍本。
 
 
  筆者注意到,長沙市是率先打響全國會展復蘇第一槍的城市,4月30日,湖南車展在湖南國際會展中心開幕,這是全國乃至全球第一個會展活動,國內主流媒體紛紛報道,國際展覽聯盟(UFI)官方雜誌,英國知名的《展覽世界》(Exhibition World)也作為頭條新聞刊登。5月15日,同期舉辦中部建博會、湖南婚博會,5月至6月,又先後舉辦安團家博會、孕嬰童博覽會、工程機械市場交易會、世界媒體藝術之都·中部(長沙)印刷產業博覽會等近10個展會。
 
  會展是鏈接生產與消費、供給與需求、國際與國內的重要橋樑,有經濟學家稱會展對經濟的拉動係數是1:11。而一場疫情按下了暫停鍵,行業數據顯示,僅2-4月,全國受疫情影響的境內線下展會高達3500場,有人稱會展業遭遇了「至暗時刻」。而長沙市的會展業卻能逆市上揚,率先復蘇,甚至成為全國標杆,帶來一抹絢爛的亮色,原因何在?筆者分析,有幾個關鍵要素:
 
  審時度勢搶佔先機。長沙是國內經濟復蘇做得最好的城市之一,在中國經濟復蘇城市排行榜中排名GDP萬億城市前10,前不久瞭望智庫發文,點贊長沙是膽大、心細、眼疾手快的「復蘇先鋒」。2月3日,中央部署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伊始,長沙就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經濟,連續召開企業上市、經濟運行等會議,2月17日,專題部署會展工作,後續又積極探索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如何創新展會模式和形式,長沙的會展業能夠「危」中搶「機」,走在前列,體現了城市決策者吃透中央政策的敏銳、推動城市發展的擔當、統籌防疫與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為。
 
  疫情防控十分給力。雖然是距離武漢最近的省會城市,但長沙從2月15日開始就做到了連續130多天無新增病例,成績可謂十分優異,在會展的疫情防控中也探索出了眾多的全國第一次:第一次用實名制辦展,第一次用健康碼和行程碼管理參觀展人員,第一次採用智能防疫機械人360度無死角消毒,第一次引入紅外溫度探測系統……形成了「身份必問」「信息必錄」「體溫必測」「口罩必戴」「消毒必做」「突發必處」的會展防疫「長沙模式」,成為了被「抄作業」的模板。
 
  實實在在為企業服務。2月3日,長沙全面啟動會展行業疫情損失情況調研,全面梳理74家企業受損情況、運營困難、對策建議等方面問題並積極解決問題。2月25日,長沙市就下撥會展專項資金2840萬元,幫助企業紓解資金困難。同時每個展會各部門都密切配合,提供最強「後援團隊」。
 
  長沙的付出也收穫了滿滿的成績,湖南車展銷售車輛2.391萬台,銷售金額52.68億元,每三個觀眾就有一輛新車訂單,成交比率達到38%,創歷屆最高;婚博會吸引客流近3萬人次,成交金額3.27億元;長沙建博會是疫情防控以來首個建材專業類展會,也是全國乃至全世界建材家具行業的第一個大型專業盛會,觀展人數達18.6萬人次,現場成交金額超109億元。據悉,下半年,長沙市還將舉辦近40個重點會展項目,其中多個項目是圍繞長沙22條新興及優勢產業鏈組織的。
 
  目前,全國會展業正在逐漸復蘇,相信經歷戰「疫」洗禮,已經奪得先機的長沙會展業將交出更讓人驚喜的成績。(劉豐 周芷行)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