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冷運軍 報導:16日下午,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科研Café」系列學術講座迎來第二期,松山湖望野博物館(籌)館長閻焰作為主講嘉賓,從環境、文化、技術等多個角度,深入淺出分析了陶瓷與玻璃這兩種重要材料的演變史,及其背後折射的文化差異,為現場的材料研究者學者們帶來了新的思考角度。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主任汪衛華院士,實驗室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呂兢,實驗室科研管理部副部長林偉堅,松山湖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曾莉,以及來自材料實驗室不同部門和科研團隊的近50名聽眾參加了當天活動。
閻焰闡述陶瓷與玻璃工藝在科技創新下不斷演變
科技賦能陶瓷與玻璃工藝技術演變
「中國古代在陶瓷燒制方面取得的成就舉世公認,西方的玻璃器用的工藝進化也獨樹一幟。」活動開場,閻焰首先提出,對其中差異的深入探究,可能會讓人們透過技術和文化的變化,獲得更多歷史進程的軌跡。
從粘土製作的夏代灰陶,再到仰韶和地中海地區出土的彩陶;從商代中期中國出現的初具釉化形態的「原始瓷」,到「瓷石」及「高嶺土」被發現並大量應用後,所出現的更多精美瓷器,閻焰都做了詳細介紹。其中,他特別指出了技術水平對陶瓷生產活動的影響。
「陶瓷製作受到複雜因素的影響,例如溫度與時間,甚至天氣也會帶來影響。成功燒制需要的條件眾多,導致陶瓷燒制工藝作為中國獨有的技術保持了上千年。」閻焰介紹道,瓷器燒制需要非常精準的溫度控制,在沒有現代測量儀器輔助的情況下,古代工匠僅靠感官就做到了這一點,難能可貴。
閻焰從個人觀察出發,以文化視角提出了東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影響了技術演進路徑的新觀點。他表示:「相信隨着未來相關科學研究的開展,我們可以用科學手段破解更多古代文物的秘密。」
「作為材料領域研究者,過去我們知道材料技術會影響社會生活和科技發展,但是反過來說,文化和哲學對材料發展有着怎麼樣的影響?這是值得在座各位思考的問題。」交流階段,汪衛華院士首先提出,科研工作者也應該提升自身科學文化修養,對上述關係有更多思考。
松山湖望野博物館(籌)作為松山湖首座博物館,目前展出包括各類宋代文物、漢代書寫陶器、宋金元書法瓷器和古代紅綠彩雕塑等多種藏品,風格獨具。
此次講座結束後,雙方還提議,今後圍繞文物研究等領域開展更多的合作交流,包括用現代的技術手段對一些考古研究中的推測進行驗證,共同拓展更多研究領域,帶來更多有益成果。
作為東莞市建設非國有博物館的成功案例,松山湖望野博物館(籌)採取民辦公助的模式,補齊了松山湖文化設施不足的短板,逐步滿足了高科技人才對高品質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成為了松山湖一張響亮的文化名片。
據悉,今後園區將深化「文化」與「科技」的碰撞交流,探索藉助散裂中子源和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等平台,利用高科技檢測與修復手段,開展文物鑒定、維修、保存等技術研究,建立文物檢測與修復研究中心,帶動相關產業在園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