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7月18日,300多名來自國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齊聚江蘇海安,參加第七屆「創新創業在海安」主題活動。現場簽約引進原創性成果、人才和平台合作項目、高科技投資項目共30個,30多家「雙一流」高校與企業進行「雲互動」,達成產學研合作意向100多條。
30個創新創業項目現場簽約
「健全產學研一體化創新機制,推動企業需求側與高校院所供給側無縫對接,讓更多科技成果走出『高牆』,助力海安經濟健康快速發展。」海安市委書記顧國標介紹,海安通過推動重點企業與院士等頂尖人才合作,開發一批首台套、首創產品,全面提高產學研合作層次。同時,搶抓「一帶一路」創新合作機遇,引導更多企業積極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在更高水平上拓展國際合作空間。
中機鍛壓成功研發內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2500千焦雙作用全液壓打樁錘,打破了國外技術和市場壟斷。鐵錨玻璃供高鐵側窗玻璃佔中國80%的市場份額,也是C919國產大飛機專用玻璃供應商。亞太輕合金轎車用擠壓變形鋁合金市場佔有率全國第一、全球第三。近年來,海安企業不斷推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拳頭」產品,企業不斷發展的背後,是產學研合作創新在支撐引領。
2014年,海安「撬開」全國各地專家、教授、學者的大門,借力「創新創業在海安」主題活動,集聚創新智慧,播撒創新種子。近七年來,海安在「雙創」風口跑出了創新「加速度」,驅動經濟發展駛入了「快車道」,累計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近1500個,引進成果轉化項目260多個,支付合作經費超10億元。
目前,海安每年淨增工業應稅銷售的50%以上來自產學研合作項目,高新技術企業新品銷售佔比達80%。培育高新技術企業269家,入選全國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4家、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3家。「十三五」期間,全市企業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技術發明獎3項,省科學技術獎、企業技術創新獎9項。擁有國家級研發平台3家,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4家,億元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校企共建率達100%。
「海安與南京農業大學、蘇州大學、揚州大學等一批知名大學在科技產業發展、戰略決策諮詢、人才教育培養、醫療衛生平台共建等領域達成全面戰略合作。」海安市長於立忠介紹,海安正努力打造多點佈局的高端研發平台,分層次推進高端研發平台建設,中科院、北大上海微電子研究院、南京大學、上海交大等在海安設立產業研究院,建成企業研究院21家。擁有國家級研發平台3家,省級研發平台突破100家,數量居江蘇縣級城市前列。今年6月,海安上海交大研究院孵化公司參與的「協作型工業機械人與柔性工件精準作業技術」項目榮獲上海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此外,海安持續提升國家級開發區、省級高新區創新發展能力,圍繞「海安城市副中心、創新智造新高地」主體定位,打造區域創新創業集聚區、中意國際合作承載區(上湖創新區)、城市轉型發展引領區。
會上,海安還向2020年第一批「海陵英才」計劃雙創人才、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星期天工程師」等頒獎;同時還舉辦機械人及智能製造、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汽車及軌道交通、節能環保,新材料、現代建築、現代家具,紡織絲綢、時尚錦綸等4個分會場,由高校和科研院所發佈最新科技成果,推動產學研一體化。(杜林 趙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