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2020年7月1日廣州市海珠區北降涌截污閘徐徐打開,北降涌流域排水單元達標創建試點工程歷經335個日夜正式順利完成。記者從廣州市水務局了解到,該工程也是海珠區第一個排水單元達標試點工程,經沿線水質檢測結果均為合格,標誌着北降涌流域完成了從「雨污合流」到「雨污分流」的重要節點蛻變,回應了廣大市民對河清岸綠的殷切期盼。
北降涌施工後開閘照片
「硬措施」清算北降涌排水「陳年舊賬」
曾經,北降涌流域排水系統尚不完善,上游為合流體制,雖然河涌已通過生態治理技術手段初步實現不黑不臭,但暴雨期間排澇需求尚需開展開閘排放合流水體,嚴重影響北降涌和珠江後航道東塱斷面的水質。此外,污水佔據渠箱的有效容積,對於水質環境及排水安全有一定影響。
面對北降涌流域排水系統不完善、雨天湧水黑臭、城市積水隱患等「陳年舊賬」,海珠區水務局對北降涌的排污口溯源摸查,從源頭控制上推進清污分流工作,其中暗渠整改排口26處(封堵15處、改造為雨水口11處),明涌排口改造為雨水口8處,實現「源頭減污、源頭截污、源頭雨污分流」。
範圍內共有104個排水單元,其中59個居住小區和事業單位納入項目改造,17個排水單元不需要改造(現狀為分流或正在建設),其餘28個排水單元工商企業單元採用集中引流、預留接駁及指導改造等方式落實整改。
同時,該區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對建築周邊有綠地的排水單元,在其綠地上新建植草溝,對雨水進行下滲、滯留、調蓄及轉輸。同時,在管道敷設完後進行路面修復時,選用滲透材料進行路面修復,如草磚(俗稱草皮磚)、透水瀝青和透水混凝土等,增加雨水的下滲和蓄積。從而充分發揮建築小區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稀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降低轄區內澇風險。
對於老舊小區的地下管線密集、道路狹窄、人流車流大等難點,該區水務局通過聽民所需、解民所困,做到精準測量、提前告示、分段施工,使市民從不理解變為理解、從不支持變得支持、從牴觸變為配合。
閘常開、水常清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經歷了335個日與夜的攻堅克難,北降涌截污閘終於打開了,北降涌流域也終於迎來了「閘常開、水常清、岸常綠」。
據了解,目前,北降涌流域內部分排水單元已實現雨污分流,雨水污水各行其道,污水處理系統「提質增效」,雨季溢流污染得到有效削減,北降湧水質顯著提升,實現由不黑不臭到V類水的轉變。
下一步,海珠區將繼續努力實現全區「清水入涌、污水入廠」,污水系統「提質增效」;消除污水積存,提高區域防洪排澇能力,有效緩解內澇問題;逐步提高雨污分流比例,削減溢流污染物,提升周邊人居環境,實現河涌長制久清。(黃裕勇 趙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