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特别报道

港澳青年前赴後繼築夢南沙

2020-08-18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8月15日,2020年「百企千人」實習計劃「企」理變身商務培訓在廣州市南沙城粵港澳青創中心舉行。活動主辦方邀請在南沙創業、就業的5名港澳青年,為近百名港澳實習生上了一節實訓課,分享在南沙就業創業的經歷和感受。「乘勢而為」是5名港澳青年選擇南沙的理由,經過實踐後,他們都認為,南沙是一個極適合港澳應屆畢業生就業和創業的地區,因為這裏試錯成本低且機遇多。
 
2020年「百企千人」實習計劃「企」理變身商務培訓在南沙城粵港澳青創中心舉行。(通訊員供圖)

  港澳青年「掘金」南沙:遍地都是機遇可以做自己的蛋糕
 
  2015年,香港青年袁倩鵬從暨南大學畢業後,在回香港找工作和留在廣州之間猶豫,最終決定留在廣州。他在東涌魚窩頭做起了社工和情感諮詢師,一做就是3年。積累了一定人脈和資源後,袁倩鵬到番禺區開了一家糖水店,走上了創業道路。成熟後,他又和東涌本地的朋友合夥,在魚窩頭開一家新的分店。5年裏,他從自己口中「無人無物」的小青年成長為麻麻良品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內地港澳青年學生之家專案經理。
 
  「與其說是我選擇南沙,還不如說是南沙選擇我。這裏的水鄉文化和人文讓我有很濃厚的歸屬感。在香港,大家下班後就不會聯繫,保持距離。但是在南沙,上班一個樣,下班還是一個樣,大家一起吃飯、打籃球、逛街,感情很好。」袁倩鵬提到,5年來,南沙的創業環境改變良多,5年前港澳人員註冊公司還要花錢找中介,現在去政務服務中心的機器旁邊,15分鐘就能申請註冊拿到營業執照。
 
2020年「百企千人」實習計劃「企」理變身商務培訓在南沙城粵港澳青創中心舉行。(通訊員供圖)
 
  同樣在南沙創業,2006年從暨大畢業的香港「老」青年孫弘睿笑說,他創業的過程每一步幾乎都踏上了風口。選擇大學時,他就分析過,香港的產業基礎不佳,於是他決定到內地搏一搏,考到暨大。「從現在往回看,我的選擇是對的。」
 
  孫弘睿一畢業先做起了酒類貿易,後來又將目光瞄向了剛萌芽的電商。憑藉外語優勢和渠道優勢,他率先將「歌莉婭」服裝上網,從2014年底開始,這個品類銷售量連續兩年都在「雙十一」登上全國第三的寶座。2015年,孫弘睿來到南沙談合作,第二個月就決定入伙,成為風信子跨境電商的創始合作人。「資源和人才都講究一個虹吸效應,南沙就是一個有虹吸效應的地方。」此後,孫弘睿投資期貨,開設醫療公司,還入股了南沙標誌建築之一的南沙城。
 
  「成熟城市(的機遇)幾乎可以說沒得玩,或者要花很大力氣才能在蛋糕裏面分到一點點。但在南沙,機遇到處都是,只要你有心搏一搏,就能自己做出一整塊新的蛋糕。」孫弘睿誠懇地向港澳實習生們如此推薦。
 
  90後香港青年、英才省市教育科技CEO曾祥盛表示,南沙對港澳青年的扶持政策是最接地氣的,甚至是主動送到港澳青年手上的,從住房補貼、醫療保險、註冊企業到創業補貼都有,十分齊全,都是「真金白銀」的支持,這在其他地區很少看到。
 
2020年「百企千人」實習計劃「企」理變身商務培訓在南沙城粵港澳青創中心舉行。(通訊員供圖)

  港澳青年考南沙公職:跟着國家政策風向走
 
  除了創業,南沙法定機構還向港澳青年拋出橄欖枝,去年年底,首批港澳青年經過選拔成為首批南沙港澳籍公職人員。澳門青年劉延鑫和香港青年洪逸曦就是其中的兩位。
 
  2019年,澳門青年劉延鑫從北京大學行政管理系畢業。大學期間,他就大量接觸和研究國家政策。「《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後,我就瞄準了前海和南沙。南沙要打造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大都會,又是粵港澳大灣區全面合作示範區,對我們這些港澳青年來說意味着更多機會。」去年底,這個機會就上門了,劉延鑫成功進入南沙區產業園管理局。「入職以來,我接觸到很多項目,可以更好地研究政策風向,分析能力也有進步。這裏的房價不高,生活成本低,空氣和環境好,真的很舒服。」
 
  香港青年洪逸曦2019年從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畢業,他從青年時期就對溝通兩地的工作十分積極。選擇到南沙成為一名法定機構在編人員也是他的「初心」,可以在南沙引入更多香港企業和項目,從經濟和社會層面為兩地融合發展做貢獻。洪逸曦說,在南沙工作生活的大半年,他最明顯的收穫就是曬黑了,因為經常下工地,學習工程建設知識,「和我原來學的金融專業有很大不同,但着手後才發現工程其實很好玩,一手一腳參與其中很有成就感。我建議實習生不用受限於自己的專業背景,可以多嘗試,多看一看轉一轉。」洪逸曦如此表示。(賴小青 李苑立 羅瑞嫻)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