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今日热点

1-7月文錦渡海關驗放供港鮮活商品68.9萬噸

2020-09-06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姚志東 報導:在靜靜的深圳河畔,文錦渡口岸與香港隔河相望。從渡口的木橋變身今天的鋼筋水泥橋,四十年來,這個保障80%以上供港鮮活出口的老口岸,見證了特區的發展,默默守護着香港的繁榮。

  「深圳速度」
 
  文錦渡海關的強關之路始於深圳特區建設。上世紀80年代中期,深圳的「三來一補」企業數量迅猛增長,每天進出文錦渡海關的貨車達5000輛左右,全國有一半以上的報關單遞到文錦渡海關關員的窗口前。當時文錦渡口岸的監管場地只有6.5萬平方米,進出境僅各有兩條貨車通道。「彈丸之地」靠什麼完成超負荷的吞吐量監管任務?答案就是與特區同步推進「改革」。
 
  82歲的黎柱文老人,文錦渡海關第二任關長回憶道,「早在1982年,我們就提出『既要堅持原則,又要考慮特區的特殊性,在手續上給予最大的方便』的工作思路。」1987年,該關在全國率先打破傳統的逐票報關制度,實行「進出口通道憑清單驗放,每月集中匯總報關一次」的集報模式,有效解決了急劇增加的通關需求,為「三來一補」企業迅猛發展打了一劑「強心針」。1990年,文錦渡口岸年進出口貨物1242萬噸、進出境車輛368萬輛次,貨運量在全國公路口岸中遙遙領先,成為「深圳速度」的標籤。

  「殺出一條血路」
 
  正是「深圳速度」引領着文錦渡海關一次次解放思想、大膽創新,擔當起「殺出一條血路」的重任,走上了率先發展的道路。
 
  1989年,海關H883車輛管理系統首先在文錦渡海關投入使用,標誌着海關改革的重點轉向利用計算機技術提高業務效能。1994年,世界上第一套集裝箱檢查設備H915率先在文錦渡海關投入使用,一輛40英尺的貨櫃車檢查僅需3分鐘就能完成,徹底改變了海關以往僅憑人工查驗的原始作業方式。2003年,文錦渡海關在公路口岸率先完善並推廣車輛自動核放系統,車輛通關從原來的3分鐘左右縮短到10秒。
 
  2007年以來,文錦渡還率先試點「客戶協調員制度」、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2010年,文錦渡開始進行旅檢場地改造,2013年改造完成並恢復運行。2018年,文錦渡口岸出入境旅客449.9萬人次,日均1.23萬人次,同比增長4.1%。2019年6月,「老口岸煥新春」,深圳首個標杆口岸創建試點在文錦渡口岸啟動。對文錦渡海關而言,又是一次迎難而上的正確選擇。

  「綠色生命線」
 
  深圳與香港山水相連,唇齒相依。目前香港市場80%以上的蔬菜、水果和活畜禽都經由深圳輸港。文錦渡口岸是全國指定的唯一供港活畜禽及水生動物出境口岸。每天隨着口岸開閘,滿載着蔬菜、水果的貨車,源源不斷、秩序井然的經由文錦渡口岸運往香港市場,保障香港市民吃上內地的放心菜,被稱為「綠色生命線」。
 
  上世紀90年代,隨着內地高速公路網絡的急速擴展,供港鮮活商品的出口逐漸從「三趟快車」的鐵路運輸向公路運輸轉移。文錦渡口岸因地理位置優勢和成熟的通關配套優勢,承接了這一重要使命。40年來,這條「綠色生命線」始終暢通無阻。2018年9月,颱風「山竹」席捲深圳。當時值守的文錦渡海關查驗六科科長姚惠安回憶說:「那兩天都提前30分鐘到崗,排查設備、疏通應急通道,做好充足準備對供港鮮活產品快查快放。我們當天一共保障了1025噸供港鮮活產品零等待、零滯留。」
 
  為了實現供港鮮活商品更加快速便捷通關,文錦渡海關實行預約審單、優先查驗、優先放行模式,確保「當日組貨、當日申報、當日出口」,受到企業一致好評。即使疫情形勢嚴峻,今年1-7月,文錦渡海關驗放供港鮮活商品仍達68.9萬噸,同比增長3%。
 
  今天,伴隨着深圳特區的高速發展,文錦渡即將迎來新的區域功能定位。面對新機遇新挑戰,文錦渡海關關長趙旭旻表示,將繼續秉承「敢為人先、開拓進取」的「深圳精神」,繼續創新海關監管理念,加快智能化建設,讓這個有着光榮歷史的「老口岸」煥發新的生命力,為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做出貢獻。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