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皖休寧山鬥:授人以漁脫貧路更寬

2020-09-11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連日來,皖黃山市休寧縣山鬥鄉駐村工作隊走進田間地頭,講政策、解疑惑,與貧困群眾談心交心,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加快補齊 “精神短板”。
 
 
  在休寧縣山鬥鄉金源村漢公坑組,村落四面環山,山深澗多,或東或西分佈著大大小小、形狀不一的魚塘,常年流動,水質清澈。9月8日,炎炎烈日下,水面靜寂無聲,藍天白雲倒映其上,微風吹過,泛起陣陣漣漪。偶見一忙碌身影,正在田間地頭耕作著,動作嫺熟,他的臉早被太陽曬得黢黑,額頭淌著熱汗。他叫王新善,70歲,是一名普通的農民,也是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
 
  “你家魚今年養的怎麼樣,準備什麼時候賣呀,需不需要我們幫忙啊?” 面對駐村工作隊的工作人員的詢問,王新善臉上掛滿喜悅的回道,“今年我的魚養的很好,中秋節就能賣了,已經有很多人和我預定了,不愁賣不出去!”在2016年脫貧之前,王新善的臉上很少有這樣的笑容。由於妻子患有慢性病,母親肢體殘疾,且已95歲高齡,孫子還在讀初中,一家六口的重擔全壓在他兒子一人身上,生活較為艱難。2014年當地政府將其納入了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系列措施予以幫扶。在此基礎上,王新善不等不靠,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去減輕兒子的重擔,讓家裏的生活也越過越好。

  攻堅不斷檔 幫扶不打折
 
  時下正值秋收農忙時節,早飯過後,太陽漸漸升起,田野裏已褪去露水潮氣,王新善早早就來到地裏,收割、脫粒、再裝進編織袋,烈日炎炎,只見他滿頭大汗,後背也被汗水浸濕了。午飯過後,趁著晴好天氣,王新善又忙著把剛收的稻穀攤曬開來,拿起穀耙,來回撥動。“今年我種了一畝多稻子,收成不錯,收的穀足夠家裏一年的用量。”
 
 
  此外,他還挖筍、種菜、竹園管護……古稀之年的王新善,忙的不亦樂乎。“今年我挖春筍,賺了1500多元,還養了幾頭豬,現在長得可好了。”今年初,駐村工作隊又為他在村裏安排了公路養護員的崗位,讓他每月有了300多元的固定收入。“黨和政府給了我們很多照顧,我自己也要爭氣,不能光靠政府幫助,我要自食其力,靠勞動養活自己。”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山鬥鄉將扶貧與扶志結合,在做好政策宣傳的同時,堅持產業扶貧拉一把、消費扶貧幫一程、就業扶貧穩一批,確保脫貧攻堅不斷檔、幫扶力度不打折。截至目前,該鄉參與肉禽、豬、牛等養殖產業發展涉及36戶貧困戶,開發村級公益性崗位4個,臨時性用工崗位2個,42名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幫助貧困戶實現穩步增收。(吳玉潔 胡豔 汪一好 吳敏)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