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郭軍勝 報導: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推進黃河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河南省政協文化和文史委員會組織部分省政協委員和相關專家聯合組成「推動黃河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調研組」,深入三門峽、洛陽、焦作三地進行為期一周的調研,全面了解黃河文化遺產概況,總結黃河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主要做法,查找當前黃河文化遺產保護利用面臨的困難問題,探尋推動黃河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方案建議,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讓出彩中原成為黃河文化最動人的樂章和最閃光的名片。
9月14日,河南省政協「推動黃河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調研組」抵達三門峽。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了燦爛悠長的中華文明,形成了獨具特色、厚重無比的黃河文化,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遺存,需要保護、傳承和弘揚。下午2點30分,河南省政協文化和文史委員會主任毛德富,副主任高紅,河南省政協委員張強、郭軍勝、潘偉斌、趙桂霞,河南省文物局總工程師張斌遠,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副處長王立勇等一行在三門峽市委副書記、政協主席王載文,三門峽市政協副主席馬仰峽,及靈寶市政協相關領導等一行的陪同下前往陝州區地坑院調研。
據了解,陝州區東據崤山關連中原腹地,西接潼關、秦川扼東西交通之要道,南承兩湖,北對晉地鎖南北通商之咽喉,是古來兵家的戰略要地。陝州地坑院位於陝州區張汴鄉的陝塬,距三門峽市區11公里,規劃面積23平方公里,距今有六千多年的歷史,是全國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築,是我國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築之一。 被譽為「地平線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
2011年,地坑院營造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地坑院具有堅固耐用、冬暖夏涼、擋風隔音、防震抗震的特點,冬季窯內溫度在攝氏10度以上,夏天保持在攝氏20度左右,人們稱它是“天然空調,恆溫住宅”。進入村內,只聞人言笑語,雞鳴犬吠,卻不見村舍房屋,「進村不見人,見樹不見村」就是它的真實寫照。地坑院的建造過程共分為四個步驟,可以簡單通俗地概括為「向下挖坑、四壁鑿洞、穿靴戴帽、美化裝飾」。營造技藝既與傳統的陰陽八卦方位密切結合,又和宅主的命相息息相關,反映了古人卓越的智慧。如今,像這樣的村莊現存200多個,有地坑院12000餘座,保存最完整現存時間最久的地坑院已有300多年。這種神秘、奇特的民居,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景區依據地坑院資源,打造了民俗文化園、周召分陝、
穿山灶「十碗席」、中華百家姓、百藝苑、馬嵬驛·百味巷小吃街等景點。坑院內進行的紅歌接力、陝州特色婚俗等民俗表演吸人眼球,熱鬧非凡,特別是捶草印花、陝州剪紙、鑼鼓書、澄泥硯、木偶戲、皮影戲、糖畫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更加精彩,體驗互動性強,蘊含着豐富的文化,自開業以來深受廣大遊客的喜愛。
下午4點,調研組一行抵達位於豫陝晉三省交界的函谷關。函谷關始建於春秋戰國,是我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老子著述道家學派開山巨著《道德經》的靈谷聖地,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經》)、名關(函谷關)留芳青史,聲播海外。自1992年以來,函谷關每年都要舉行老子誕辰紀念活動,屆時海內外旅遊者前來朝聖,盛況空前。函谷關景區面積16.9平方公里,主要景點有關樓、函關古道、太初宮、大道院、道家養生園、藏經樓、瞻紫樓、雞鳴台、碑林、蠟像館、博物館等20餘處。重修後的函谷關關樓巍然聳立,氣勢雄渾,是一處融道家文化和軍事文化於一體的人文遊覽區。
晚飯後,調研組一行乘興參觀了函谷關「秦人碼頭」夜市。華燈初上,景區內外璀璨奪目,弘農澗河兩岸流光溢彩,人流如織。習習秋風撫面,耳畔鳥叫鳴蟬,身澗底流水潺潺,讓人疲勞頓消,好不愜意。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最打動人的還是小吃。外皮酥脆、內裏軟綿的靈寶肉夾饃,肉爛湯濃、香醇味美的羊肉湯,熱炒涼拌皆美味的一生涼粉,就著石子饃,一口入肚,回味悠久……秦、晉、豫三省一百餘種名優小吃集於一處,供遊客盡享美味,在遊玩之餘還能享受一把舌尖上的狂歡。除了吃的,各種表演更是讓人眼花繚亂。橋頭觀的蒲劇表演讓人感受到三秦大地的滄桑和秦人的勤勞豪邁。薰衣草莊園電音節更是將氣氛帶到高潮,勁爆的電音旋律和一曲曲膾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尖叫聲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將現場幻化成音樂和歡樂的海洋,真是千年函谷關,今朝「不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