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河南 > 特别报道

河南省政協「黃河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調研組」走進洛陽

2020-09-16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郭軍勝 報導:9月16日,河南省政協「推動黃河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調研組」在洛陽調研。河南省政協文化和文史委員會主任毛德富,副主任高紅,辦公室主任陳學選,副主任宋會喬,河南省政協委員張強、郭軍勝、潘偉斌、河南省文物局總工程師張斌遠,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副處長王立勇等一行在洛陽市政協文化和文史委員會主任薛海明,孟津縣政協黨組書記、主席牛中原陪同下進行調研。
 
 
  據介紹,中國牡丹畫創意產業園區佔地90畝,主題美術館、畫家創作室、寫生基地等建築盡顯漢風漢韻,是河南省美協、河南科技大學、洛陽師範學院等多家藝術機構和高校的藝術採風基地。內設牡丹畫技術培訓學校,教授牡丹繪畫手法、技巧,年組織牡丹畫培訓2800餘人次,成為牡丹畫創作、培訓、交流、展示的平台陣地。目前,園區牡丹畫師隊伍已壯大到1000餘人,一級畫師39人,相關從業人員已達5000餘人,每年有40餘萬幅作品從這裏行銷全國,遠銷美國、日本、新西蘭等國家,綜合收益過億,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牡丹畫第一村」。
 
 
  調研組一行走進孟津縣南端的南石山村,只見一排排漂亮農家小院的屋脊上、門樓上,到處都是仿古的三彩、秦俑,一個小作坊內,工匠們拉坯、描彩、上釉、入窯、燒制,一片繁忙卻又有條不紊,仿佛走進了一座露天的唐三彩陳列館,讓人霎那之間夢回大唐。南石山村是唐三彩發源地,依託這一優勢成功打造了中國·洛陽三彩特色小鎮,對唐三彩這朵中國古代陶瓷藝術寶庫中的瑰麗奇葩進行了很好的傳承和保護。目前,該村擁有唐三彩生產企業72家,從業人員2000多人,年產值超3億元,是聞名世界的「中國唐三彩文化第一村」。
 
 
  在孟津縣朝陽鎮煤窯新村的班超紀念館,一面面寬大的電子屏幕、不斷變換的光線色彩、或婉轉或豪放的音樂,讓大家身臨其境的感受到班超出使西域的場景,領略到古代絲綢之路的繁榮和輝煌,深刻理解了河洛文化精神的實質內涵,對我國「一路一帶」國家戰略實施充滿信心。班超紀念館是洛陽市打造「東方博物館之都」建設的重要工程,是文旅融合項目運作成功的典範之作。
 
  漢光武帝陵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和光烈皇后陰麗華合葬的陵墓,始建於公元50年。光武帝陵一反常規“枕河蹬山”,即頭枕北黃河,腳蹬南邙山,近山傍水,蓊蔚肅穆。闕門巍峨,氣勢壯觀,神道寬闊,直達陵前,兩側石刻林立、碑碣參差。陵內上千株隋唐植柏聚植一園,清明前後晨曦初現之時,古柏枝隙間紫煙瀰漫,飄似浮雲,置身園中,如登凌霄,似遊仙界,形成「漢陵曉煙」奇觀。
 
 
  龍馬負圖寺位於孟津縣會盟鎮雷河村,始建於晉穆帝永和四年(公元348年),是中華人文始祖伏羲氏的祭祀地。該寺因有龍馬「負圖出於孟河之中」而得名,是河洛文化中「河圖」的發現地,中國易學文化的發源地,距今已有1600餘年。因歷代戰亂,屢建屢廢。1998年,孟津縣委縣政府對進行大規模修復。該寺北臨黃河,南依邙山,規模宏偉,供殿巍峨,寺內存有宋、明、清歷代著名理學家、書法家、及詩人程頤、朱熹、邵雍、王鐸、張漢等撰述的碑、銘、詩、賦,是中原河洛文化、尋根問祖的旅遊聖地。2000年被公佈為河南省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萬佛山石窟位於洛陽市吉利區吉利鄉柴河村北部的山嶺上,開鑿於北魏時期,現存石窟分為上、下兩寺院,造像300餘尊。2013年5月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萬佛山石窟的造像風格更多地保留了雲岡石窟的特點,其規模當是龍門石窟周邊小型石窟群中的佼佼者,對研究我國佛教石窟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歷史價值。
 
  西霞院壩底公園生態旅遊項目佔地1500畝,總投資2.5億元,園內栽植喬木3萬餘株、灌木5.31萬株、地被植物10萬餘平方米,構築了綠色空間相隔、綠色廊道相連、湖澤水系相通、樹林草地環擁的美景,成為旅遊觀光勝地和度假天堂,實現了生態、經濟、社會效益三統一。
 
  吉利區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規劃面積25平方公里,建設有濕地博物館、濕地科普教育中心、三合亭、白鶴樓等文化生態旅遊工程。登高遠望,保護區內水灘處處,洲島點點,如海浪般涌動搖曳的蘆花之上,白鶴、野雁等各種野鳥喳喳鳴叫,上下翻飛,讓人不由想起「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千古名句。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