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地藥材看黑龍江」系列報道之三十二

2020-11-14
来源:香港商报网
黑龍江泰來縣:叫響「板藍根第一縣」 打造中藥材「八大」體系
 

 
    近年來,黑龍江省泰來縣把中藥材產業作為調整農業種植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培育縣域經濟發展新動能,把板藍根作為中藥材領軍重點打造。截至目前,泰來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2.5萬畝,其中板藍根種植面積9.3萬畝。泰來縣已成為全省「板藍根第一縣」,並逐步發展成為全省中藥材集散地。
 
泰來縣委副書記鄭德利接受記者採訪

    高出國家藥典標準近1倍
 
    泰來縣種植中藥材歷史悠久,通過不斷加強技術培訓和生產種植實踐,廣大技術人員和藥農從選種、種植、防蟲防病,以及收穫、晾曬等主要環節都掌握了中藥材生產種植技術,技術優勢較為明顯。
 
    泰來縣委、縣政府因勢利導,圍繞《黑龍江省中藥材生產基地建設規劃(2019-2025年)》突出「生產、生活、生態」的發展理念,大力重視中藥材產業發展。泰來縣野生藥材資源豐富,面積達40萬畝左右,共有甘草、防風、黃芩等中藥植物6類、94種。泰來縣敢叫響全省「板藍根第一縣」底氣何在?其種植的板藍根根條肥大、口白、粉性足,經藥檢部門化驗,浸出物含量高達46.7%,高出國家藥典標準近1倍。
 
泰來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柴玉石介紹板藍根

    「中國最好的板藍根在泰來」
 
    一到感冒預防季就喝的板藍根顆粒,應該是80、90後的童年回憶之一。記者小時候總以為是搓出來的顆粒,在看過多家中藥材加工廠後才逐漸了解到,板藍根也是「一種草」。在泰來縣,深秋時節記者有幸趕上了板藍根的採收季,第一次見到板藍根「廬山真面目」時,記者還以為是一望無際的胡蘿蔔。慢慢走近板藍根基地,拿起一株被種植戶採收整齊晾曬在一旁的板藍根,上半部分翠綠的葉子與下半部分20-30公分長的根就有着大功效。該板藍根基地一望無際,幾十個工人在田間作業,臉上洋溢着豐收的喜悅。
 
 
    據泰來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柴玉石介紹,板藍根較其他中藥材相比屬於一年生藥材,投入少見效快,每年每畝800元成本,純收益1200元,泰來縣一畝板藍根收益相當於七畝玉米的收益,預計今年每斤賣5元以上,「中國最好的板藍根就在泰來。」
 

    板藍根種植大王撐起全產業鏈
 
    鄭萬成既是泰來縣萬成中藥材種植合作社理事長,又是信衡藥業中藥資源副總經理,他一個人「撐起了」泰來縣中藥材全產業鏈,也是種植板藍根的行家。在種植方面,鄭萬成信心滿滿,他稱「我們是全國板藍根的主產區,從化肥、農藥的使用量到採收的方式都是規範化種植。」在銷售方面,鄭萬成與知名藥企、採購商簽訂採購合同,「他們會先到泰來縣來採購,採購差不多的時候他們才會到其他產區去採購,通過十多年的摸索,我們能把藥材的性狀做得更好一些,不是特別碎,加工後成條狀,飲片加工折損率低。」在加工方面,鄭萬成始終相信中成藥在將來會佔有一定市場份額,在多年摸索中,泰來縣的種植優勢、營商環境等優勢讓鄭萬成的合作夥伴選擇投資建廠。
 
    目前,河北信衡藥業中藥材生產加工計交易中心全產業鏈建設項目正如火如荼的建設當中,鄭萬成希望將泰來縣中藥材產業鏈逐漸完善,推動傳統農業向特色農業轉變,打造泰來縣醫藥企業品牌。
 

    叫響泰來板藍根品牌
 
    柴玉石表示,在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的大力指導下,泰來縣連續兩年被確定為「全省中藥材基地建設示範縣」,累計爭取項目資金1420萬元,用於基地建設、初加工及園區建設補貼。制定出台《泰來縣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對新引進的中醫藥企業按固定資產投資額的3%、財政貢獻額度的50%以及貸款貼息、人才引進獎勵資金、企業增資擴產等方面給予政策資金支持。在項目的帶動下,在藥材品質的影響下,泰來板藍根品牌日益叫響,安徽普仁、葵花葯業、廣藥集團等國內知名藥企紛紛在泰來縣建立種植基地,發展訂單種植。
 
 
    如今,板藍根種植到加工在泰來縣已成星火燎原之勢,在全縣蔚然成風。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專業服務組織60家,從事中藥材種植的1130戶。累計引進企業5家,建設信衡中藥材生產加工及交易中心、黑龍江淘草中藥智能配送中心及保健食品生產加工等6個項目,註冊「泰藍」「泰麻」等商標4枚。其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省農科院、東北農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亳州學院等多家科研機構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加速科研成果轉化和中醫藥產業發展步伐。
 
    泰來縣委副書記鄭德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下一步,泰來縣將以建立中醫藥小鎮為目標,以打造中醫藥產業園、標準化種植示範區、康養旅遊休閒區「一園兩區」為重點,着力建設道地優質中藥材種植、中藥材生產加工、中藥材營銷、現代流通、產業鏈技術創新、中醫藥服務等八大產業體系。力爭未來3年,小鎮集聚企業20家,實現銷售收入20億元,利稅3億元,推動中醫藥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王琳)
 
[责任编辑:薛正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