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汪旭:陳霞已是“故乡”

2020-12-15
来源:香港商报网
    12月14日,第一場大雪就這樣悄然而至,此時的汪旭正在扶貧的路上。在他眼中,這片片雪花仿佛都落在了記憶裏。
 
    2018年1月20日,大寒,原在休寧縣委辦掛職兩年的他,因為月潭水庫搬遷安置和脫貧攻堅工作,重新回到了陳霞這片曾經工作過的土地。回首近三年的扶貧時光,往事歷歷在目,他也從一名普通的聯繫村幹部成為了回溪村扶貧工作隊隊長。
 

    為貧困戶當好“指導員”和“服務員”
 
    陳霞鄉是黃山市休寧縣南部的一個小鄉鎮,2016年6月,投資額近30個億的國家重點水利项目——月潭水庫建設正式開工,從前那個名不經傳的小鄉鎮一夜之間闖入世人的視野。全鄉6個行政村2880餘戶10098人,貧困戶就有467戶1369人,其中僅回溪村就有119戶356人。
 
    忙碌的一天從一個貧困戶開始到另一家貧困戶結束。
 
    二組的王玉弟戶,兒子洪餘的有精神殘疾,兩次發病都是汪旭幫忙送去醫院。疫情期間黃山市第二人民醫院不收治新病人,汪旭就一家一家醫院的聯繫,最後在夜裏9點多才將其送進了歙縣平和精神康復醫院,返鄉後又繼續留在疫情防控卡點通宵值守。
 
    七組的貧困戶韓觀標反映中環潔公司給的勞務工資太低,汪旭及時與外包公司協商,在符合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增資20%。
 
    六組的呂阿牛房屋樓梯建設有問題,經過汪旭和村兩委的協調,施工班組及時進行了維修,現在新房已經開始正常裝修了。
 
    貧困戶的搬家安置、購買家電配件、討薪……他都不厭其煩的上門“指導”,直至貧困戶滿意。
 
    在參與黨建引領“助貧包戶”活動中,汪隊長心裏想的不僅僅是哪一戶貧困戶如何增收,而是回溪村的整體產業發展。
 

    “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發展什麼來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增收,穩定脫貧成果?他調研了許久,最終選擇了成本低、易管護、收入穩定的綠梅種植作為回溪村的主導產業發展方向,並形成了《關於在回溪村發展綠梅產業的建議》提交領導審閱。
 
    有了想法就要動員群眾,如何動員更多的貧困戶種植綠梅?汪旭組織村兩委和部分貧困戶到汪村鎮、歙縣上豐鄉實地調研瞭解,讓他們親身“看見”綠梅的收益、“聽到”綠梅的種植技術,“摸到”綠梅的長勢,增強了貧困戶和村兩委的發展信心。
 
    回來後,汪旭立即組織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宣傳綠梅產業,張貼綠梅種植宣傳廣告,利用進村入戶機會挨家挨戶的動員更多村民種植。
 
    通過發動,今年40餘戶村民成為回溪村產業升級替換的“先行軍”。其中,原本“等靠要”的貧困戶巴麗仙都主動聯繫找到汪旭想要種植3畝綠梅,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家裏人過上更好的日子。
 
    如今,回溪村13畝的綠梅種植基地做好了規劃和刨山整地工作,12月20日前就能栽種完成,後期施肥、修剪管護等人員已落實到位。“接下來,我還要繼續謀劃回溪村綠梅二期、三期项目,帶動更多的貧困移民升級產業、增收致富。”
 
    “當貧困戶跟我說第一聲謝謝的時候,當貧困戶高高興興搬入新家的時候,當巴大姐接受產業扶持並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時候,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汪旭聳聳肩,笑著說道,“凡事過往,皆是序章。”然後又開始新一天的扶貧工作。(記者 吳敏 通訊員 汪一好 卜麗霞)
[责任编辑:薛正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