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黑龙江 > 特别报道

黑龍江富裕縣:創新服務有效供給 提升百姓生活品質

2020-12-15
来源:香港商报网
    「十三五」期間,黑龍江省富裕縣委、縣政府腳踏實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心工程」方面的重要指示,大力實施「民心工程」成效可圈可點。特別是2018年以來,按照中央以及省、市要求,該縣把加強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擺上突出位置,深化改革,下「沉」權力,創新服務,有效供給,在發展中改善民生,摘掉「貧困帽」後,更加努力提升百姓生活品質,百姓笑在臉上、喜在心頭。
 

    民之所需,政之所要,共建共享「品質富裕」
 
    面對百姓「吐槽」辦事難、出行難、就業難、看病難等問題,該縣凝聚各方力量,共建共享「品質富裕」。
 
    下放行政權力。把縣直13個部門的141項行政權力下放給鄉鎮,25項行政權力委託給鄉鎮,把7個部門的40項公共服務事項的行政許可等權力下放給鄉鎮。
 
 
    創業帶動就業。全縣累計培育創業「小老闆」1510個,帶動就業4530人。引進「益海嘉里」這個「大伽」,既解決了農民「賣糧難、賣糧賤」的問題,又解決5000名大學生就業難問題。
 
    教育提檔升級。自2016年以來,該縣累計投資6600萬元,建成標準化中小學教學樓3棟、科技樓1棟、藝體館1棟,幼兒園3個。中小學電子白板配備率100%、光纖入網率100%、信息技術設備應用率100%;
 
    推進醫療保障。構建了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兜底保險、商業補充保險、醫療救助、慈善救助6條保障線,縣內定點醫院符合「規費」報銷比例90%以上,鄉鎮95%以上實行「先診療、後付費,讓農村貧困戶患者能看得起病。
 
 
    建設品質交通。省道升級國道1條,縣道升級省道1條。織密通鄉路、通村路,打通「斷頭路」,建設專用路,讓「毛細血管」暢通。縣域鄉鎮、村莊、工業園區、旅遊景區、養殖小區水泥路實現全覆蓋。2017年該縣奪得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桂冠。
 
    讓貧者宜其居。在城鎮,累計投資1404萬元,建設廉租房1450套,發放住房租賃補貼1781萬元,解決了城鎮15383戶低保無房戶住房難問題;在農村,自2016年以來,累計改造貧困戶危房5742戶,發放補助資金1.2億元。
 
    讓老者樂其所。投資3680萬元,高標準建成了社會福利院。現在,全縣養老床位總計1976張,千名老年人擁有床位數32張,超出國家規定的標準。
 
 
    建設美麗鄉村。建成了31個「炊煙裊裊、流水潺潺、綠韻為裳、鳥語花香、書聲朗朗、民風淳樸」的美麗村莊。推進「廁所革命」。推廣4種室內改廁和3種室外改廁模式,讓11152戶農戶如廁更方便、更衛生。
 

    創新服務,有效供給,讓民生之「花」絢麗多姿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整合資源,優化配置,讓1+1產生大於2,1+1+1產生大於3的效果。改革活力迸發,生機無限。
 
    推進城鄉客運服務一體化改革。2019年該縣全面推進城鄉客運服務一體化改革。成立黑龍江富裕交通運輸有限公司,先後投資6170萬元,更新購置新能源客車164台。改革後,票據平均下調60%。客運班次每天增至6個班次。改革,撥雲見日,迎來了「九九艷陽天」。群眾滿意了:出門方便、坐車舒適,票價還降了;企業贏利了;行業發展了:該縣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水平達到國家5A級。2017年,奪得全國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範縣桂冠。
 
    推進集中辦學。該縣先後投資5500萬元,在城南新區建成了勵志學城,把6個鄉鎮的2700名初中學生集中到新學城。集中辦學,教育經費集中投入,各寄宿制學校辦學硬件上去了;師資優化重組,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專業化使辦學軟件同步提升。
 
    推進集中供養。先後合併8個鄉鎮敬老院,建成了縣中心敬老院和縣五保供養中心。縣中心敬老院和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的縣五保供養中心,室內配套建圖書室、文體活動室、醫務室、健身室、浴池等,大大提升了服務水準和檔次。
 

    建設特色小鎮,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發展是最大的民生。縣鄉政府有了實力,就能為老百姓辦更多的實事;農民富了,鄉村才真正的美。
 
    建設特色小鎮。該縣規劃建設了通航小鎮、旅遊小鎮、藥材小鎮等16個特色小鎮,用「農業+」、「旅遊+」、「生態+」、「創意+」、「文化+」的創新思維,着力培育產業鏈、價值鏈,帶領農民走上了可持續發展的奔小康富裕之道路。
 
    強化產業引領。總投資2.18億元的東塔哈通用機場項目、總投資110億元的益海嘉里糧食深加工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相繼開工建設或正式投產,以此引領特色小鎮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深化「三變」改革。探索「政府+合作社(企業)+村集體+貧困戶」資產收益模式,整合財政涉農資金3億多元,集中投向糧食倉儲、光伏發電、生豬養殖等項目。2018年、2019年分別將實現的1800萬元、2000萬元的收益按照低保戶每人800元的標準進行分紅,結餘資金用於村集體發展公益事業。農村低保戶和貧困戶今年又享受到了每人1000元的產業分紅。(裴振萍 申震 韓彥軍 王琳 )
 
[责任编辑:薛正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