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吉林 > 今日热点

劇透雪博會 先秦禮樂!湖北省博物館編鐘樂團26日將登台

2020-12-23
来源:香港商报网
    禮樂文明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周公制禮作樂,對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有着非常深遠的影響。
 
    1978年,在湖北省隨州出土了距今2400餘年前的樂器——曾侯乙編鐘。曾侯乙編鐘是迄今為止出土數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域最廣、氣勢最宏偉的?套編鐘。它的出土,以其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者譽為「稀世珍寶」。
 
曾侯乙編鐘
 
    曾侯乙編鐘是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之一,它每年都會吸引大批文物愛好者、遊客慕名而至。受疫情影響,湖北省博編鐘樂舞演出曾一度暫停,直至今年8月上旬才恢復。
 
    吉林冬季文博會是第五屆吉林雪博會的一項重要活動,將舉辦產業峰會、文博單位展覽展示等,同時,還邀請湖北省博物館編鐘樂團、長春市文廟博物館傳統文化藝術團等單位現場演出。
 
    12月26日9:30,在長春國際會展中心6號館,湖北省博物館編鐘樂團將為觀眾奉上一組反映中國先秦時期禮樂場景以及古今中外的多首樂曲。屆時,由曾侯乙編鐘小型青銅仿製件、編磬、篪、笙、瑟合奏的《竹枝詞》《彩雲追月》等樂曲將緩緩奏響。
 
    據悉,第五屆吉林雪博會之行,是湖北省博在武漢經歷疫情後首次參加的文博會。跨越千山萬水,湖北省博編鐘樂團專門為雪博會編排演出。
 
    現場聆聽「孔子時期」的音樂在白山松水間奏響,這樣的機遇千載難逢,讓我們演出現場見!
 
    小貼士:
 
    曾侯乙編鐘年代為戰國早期。鍾架長7.48米、高2.65米。全套編鐘共65件,分三層八組懸掛在呈曲尺形的銅木結構鍾架上,上層為三組共19件鈕鍾、中下層五組共45件甬鍾,及一件楚惠王贈送給曾侯乙的鎛鍾所組成。鍾及架、鉤上共有銘文3755字,內容為編號、記事、標音及樂律理論。每件鐘均能奏出呈三度音程的雙音,整套編鐘音域可跨五個半八度,中心音區十二個半音齊備,能演奏五聲、六聲或七聲音階的樂曲。(記者 冀文嫻)
 
[责任编辑:薛正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