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西 > 特别报道

馮海燕代表吁精準支持邊境少數民族地區醫療衛生服務建設

2021-03-07
来源:香港商報網
    面對新形勢疫情防控,加強邊境少數民族地區醫療衛生服務建設,提升邊境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對防境外疫情輸入有積極作用,對社區防控和關口前移有重要基礎作用。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廣西分公司主任工程師馮海燕,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建議加大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精準支持,改善邊境少數民族地區醫療條件和環境,補齊補牢醫療衛生體系短板和不足,提高應急防控能力。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廣西分公司主任工程師馮海燕
 
    受歷史發展過程中諸多因素的影響,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基層醫療衛生發展不平衡,醫療衛生發展相對滯後,特別是應對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短板問題尤為突出。
 
    馮海燕稱,希望重視和支持邊境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十四五」期間,每年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項目,加快推動重大傳染病救治能力提升工程項目建設,推進傳染病醫院和傳染科室建設。加快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提升改造,補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指揮調度和應急儲備短板。並着力構建防治結合、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工作機制,建立中長短結合、專群結合的檢測網絡和預警信息報告制度。建立實物儲備與動態儲備相結合的儲備保障制度和快速調劑供應機制,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保障物資充足。
 
    馮海燕告訴記者,廣西百色市全市鄉鎮平均每個衛生院在崗職工40人、衛計人員34人,遠不能滿足日益增加的基本醫療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及健康扶貧工作等需求。馮海燕建議探索推行「縣鄉一體化」管理模式和「縣招鄉用」用人機制;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特設崗位計劃,引導人才下沉基層;探索市、縣級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在晉升中高級職稱前到基層累計服務半年以上的規定。通過醫聯體形成上下聯動、一對一技術支持幫扶,鼓勵上級醫院中級職稱以上醫生定期到基層坐診和帶教,強化「傳、幫、帶」作用,培養基層醫師骨幹隊伍。探索建立績效工資、崗位管理新機制,突出激勵性,重點向臨床一線、業務骨幹以及支援基層的人員傾斜,留住優秀人才。
 
    針對當前基本目錄里的藥品有限,基本藥物配送率低,基本藥物使用和監管改革待完善;部分醫保報銷政策傾斜不到位,大病治療群眾自付比例較高,群眾就業負擔仍較重的問題,馮海燕還建議,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大基本藥物目錄調整頻率,適當放寬部分衛生院用藥目錄限制。強化醫保支付導向,進一步完善醫保差異化報銷政策,合理拉開不同級別醫療機構起付線和支付比例的差距;創新醫保支付方式,改變按項目付費和總額預付費的方式。組建縣公立醫院集團,對全縣各公立醫療機構的人事、財務、業務實行統一調配、統一使用、統一管理,把資源下沉到基層和公共衛生。(記者 蔡寧 徐玉瑩)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