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新疆 > 文化旅游

考古新疆 | 帶你看可可托海的前世今生

2021-03-08
来源:香港商报网
    「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2021年央視春晚,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讓人過耳難忘,這首歌毫不意外地火了!
 

圖片來源掌上可可托海
 
    牧羊人在新疆的草場上有很多,山花爛漫的地方都少不了放蜂人,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愛情,加上前綴「可可托海」就不一樣了。因為可可托海是一個充滿傳奇的地方。相信隨着《可可托海的牧羊人》這首歌的火爆,人們會更加去了解可可托海,也有人因此會走進可可托海,會知道可可托海不是海,會知道那裡是一座世界地質公園,會了解到傳奇的「三號礦坑」、「地下水電站」。這些都是容易了解到的。
 

喬夏克拜遺址的剖面
 
    其實,可可托海是新疆富蘊縣的一個小鎮,坐落於阿爾泰山南麓,額爾齊斯河發源於此,滋養了這片大地,匯聚了克蘭河、布爾津河、哈巴河、別列則克河多條支流,經過哈薩克斯坦、俄羅斯,最終流入了北冰洋。這是一條歐亞草原上不可忽視的大河,沿岸不但有瑰麗的風光,還有無數古人留下的足跡。
 
    額爾齊斯河發源於可可托海所在的富蘊縣。考古發現表明,距今約9000年的時候,這裡就有了人類活動留下來的遺迹。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聯合調查確定的喬夏克拜遺址,既有大量精美的岩畫,又發現了大量的打制石器。
 

唐巴勒塔斯一號洞穴岩畫
 
    在距離可可托海不遠的地方,還有許多岩畫。有在岩石上鑿刻的,還有彩繪在岩棚里的。唐巴勒塔斯洞穴彩繪岩畫是其中典型的一處岩畫,容易被喜歡幻想的人產生無盡的浮想。彩繪岩畫位於喀拉布勒根鄉唐巴勒塔斯村附近、一條東西向花崗岩石樑上,石樑上有一些自然形成的洞穴,彩繪即位於岩洞內壁上,共有2處。一號洞穴在石樑的中部,內壁上有用紅、白兩種顏料繪製了手掌紋、符號、同心圓紋、倒置的人面像等圖案,還寫有文字,推測為藏文六字真言符號之一;二號洞穴在一號洞穴東側,洞內壁上彩繪圖案大多由成組或成排的人物組成,抽象化的人均分腿站立,有的帶有2-3根角飾,有的帶有尾飾,還刻畫有拉弓的人物及一些符號,保存較好,在洞穴內還發現有一些用木炭塗抹的痕迹。
 

唐巴勒塔斯洞穴彩繪岩畫環境
 
    洞穴所在山樑前面有較為平曠的空地,初步研究判斷這可能曾經是一處與原始宗教活動相關的遺存,尤其是二號洞穴內近於人群隊列的場面。一號洞穴的符號及其圖案則可能是一些崇拜祈福的烙印。在澎湃奔涌的額爾齊斯河兩岸上,這樣的洞穴彩繪岩畫一路上都有發現。阿勒泰市的敦德布拉克洞穴彩繪岩畫、哈巴河縣的多尕特洞穴彩繪岩畫最為有名。敦德布拉克岩畫滑雪圍獵的場面生動,並由此認定阿爾泰山是人類滑雪起源地之一,洞穴中可以明確年代的是其中距今4000多年青銅時代人臉的圖案,圍獵場面的年代則可能早於青銅時代。哈巴河縣的多尕特岩畫內容豐富,不同年代的岩畫有明顯的疊壓現象,但愛幻想的人不這麼看,他們會認為這是外星人或者上一次文明的產物,總之是聯想翩翩,因此成為一處網紅的岩畫,被演繹,甚至張冠李戴成了昆崙山上的岩畫。
 

形如兜鍪的神鐘山
 
    可可托海東北的山裡是額爾齊斯河的發源地,那裡附近有著名的神鐘山,因山體像古鐘而得名,但更近似於一頂頭盔。這與唐代令狐德棻修編的史籍《周書》中記載的相合:「突屈之先臣於茹茹,居金山之陽,為茹茹鐵工。金山形似兜鍪,其後謂兜鍪為突厥,因以為號」。也就是說,突厥祖先臣服於柔然,居住在阿爾泰山南,為柔然人打鐵。「兜鍪」即頭盔,今天的神鐘山就是史籍中的「形似兜鍪」之地;在其他的唐代史書中,也記載了唐朝初期,大將蘇定方帶兵在這裡大敗突厥處木昆部落;貞觀年間,唐政府還一度設置了金山都督府,管轄地域包括了阿爾泰山南麓、高昌等地的廣大地域。2020年在這裡的一次考古發掘,出土了隋唐時期的四神十二生肖銅鏡。
 
    歷史就像奔騰不息的額爾齊斯河,在這片廣袤的原野上留下了或淺或深的印記,我們在流連壯美奇秀的大好河山時,也會被過去波瀾壯闊的歷史打動,有歷史的風景才是有着久遠回味的、永不過時的。


阿勒泰地區考古發掘出土的四神十二生肖銅鏡
 
    文藝青年的情調可以藉著臆想的愛情離別增加一些亮色,但終究不如窖藏多年的陳酒綿遠流長。可可托海人在過去創造出輝煌,源於團結、勤奮、不屈不撓、奮發向上。三號礦坑之所以成為共和國的功勛礦坑,也是因為前輩們艱苦創業的精神,這才是最需要歌頌和傳唱的!哪裡的草原都會有無數愛情的故事,但三號礦坑只有一處,可可托海只有一處。
 
    可可托海的名氣和故事源於富足的礦藏,這是當地人驕傲的地方,富蘊縣名字的由來也跟這方面有直接的關係。當地還有「天富蘊藏、物華天寶」的自況,這其實並不是準確的,真正決定一片土地富裕與否的關鍵是人,寶藏之地也是。
 
    寶藏自是天蘊,人和決定地富!(記者 翁海倩 通訊員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于建軍)
[责任编辑:赵书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