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合工大智能院:讓實驗室里「青果子」落地生金

2021-04-25
来源:香港商报网
    作為合肥市與合肥工業大學市校共建的智能製造成果培育與轉化高地,位於合肥市包河區濱湖卓越城核心板塊的合工大智能院始終把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作為建設的核心內容,喚醒高校「沉睡」的技術成果,為智能製造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提供科技支撐。
 

    搭建平台  無縫對接「實驗室」與「應用場」
 
    如何讓高校科技創新的「青果子」走出「象牙塔」,落地成為市場上的「甜果子」,是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重中之重。2014年4月25日成立的合工大智能院,無縫對接了「實驗室」與「應用場」,成為科技成果轉化平台的範本。
 
    「政府給錢、給地、給政策,高校出人才、出成果、出機制,智能院的設立與發展,就是為了發揮合肥工業大學在智能製造技術領域的學科優勢,高水平、高效率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打造智能製造技術與裝備產業發展的創新引擎。」合工大智能院常務副院長張曉安表示。
 
    作為科研成果轉化平台,合工大智能院整合相關領域優勢資源共建共享,開展跨學科、跨方向的協同攻關,實現了「學校-企業-市場」的無縫對接。目前,合工大智能院搭建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試驗檢驗檢測中心」已集聚60多名科研人員。
 
    「我們還推行『雙導師制』,學校每年拿出數百名工程碩士名額與企業聯合培養人才,學生畢業後可以留在企業,既解決了就業,又保障了企業人才需求。」張曉安說。近5年來,合工大智能院圍繞安徽省、合肥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和主導產業,投入近1.5億元啟動了260餘個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項目,組織103個專家團隊,為合肥市212家產值千萬以上的企業提供技術服務。今年1月,合工大智能院研發中心投入使用,開啟了該院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校企共生  規模化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
 
    「我們通過探索校企共生、離岸孵化式、基地共建等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合作模式,發揮高校和校友優質資源效應,規模化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張曉安介紹。
 
    過去的產學研合作多是以科研人員自發、零散的橫向科研項目為載體,與企業之間以技術開發諮詢為紐帶,合同結束,合作也就告一段落,導致科研和產業之間銜接不緊密,科技成果很難真正轉化落地。
 
    「在頂層設計上,我們探索建立了新的科技成果轉化模式,從過去一紙合同的契約式合作,轉變為利益捆綁的共生式合作。」張曉安告訴記者,合工大智能院擁有合肥工業大學豐富的科創資源、核心技術成果、穩定的研發隊伍,可以與有接納新技術能力的企業有效結合,共同創辦高科技企業。圍繞公司發展需求,在智能製造、驅動控制、機械人、人工智能等領域協同攻關,使產品能夠及時疊代更新。
 
    安徽合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合工大智能院「校企共生」模式孵化的成功案例。該公司立足於智能製造、驅動控制、機械人、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產品研發、生產與銷售,合工大智能院為其提供了科研團隊、技術、人才、服務等綜合支持。如今公司在機械人伺服電機驅動和控制領域獨立設計開發了多款產品,獲得知識產權十餘項,已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這款四驅四轉向移動機械人底盤上的伺服電機驅動器、控制系統與慣性導航系統都是我們團隊自主開發的,和國外產品相比,性能更優、價格更低。我們的核心技術產品還有cSPACE+平台、輕型協作機械人、ACS206雙交流伺服驅動器、多型號輪轂電機伺服驅動器等。」
 
    公司負責人介紹,合動智能入駐智能院第二年,不僅獲得100萬元項目經費資助,還依託智能院引進了兩名博士,企業發展進入快車道。目前公司核心全職研發人員超過60人,產品已走向國內10餘個省市,預計到2023年銷售額將突破一個億。
 
    在張曉安看來,這種創新合作模式,能夠讓產學研用各方相互支撐、目標一致、利益共享。通過校企「共生」式科技成果轉化模式,合工大智能院培育孵化了96家科技型企業,其中11家企業獲得國家高企認定。該院還構建了機械人公共服務平台、工業互聯網雲物流服務平台等20個高能級產業應用創新平台。

    改革創新  促進科技成果高水平轉化
 
    「從實驗室里的設計圖紙轉化到市場上的應用產品,產學研的一體化、科技企業的成長都存在着很多難點和堵點,合工大智能院將惟實惟新,破解科技創新成果落地難關。」張曉安說。
 
    改革創新,是合工大智能院「十四五」發展的關鍵詞。十四五時期,合工大智能院將按照「一學院一中心、一系所一平台、一團隊一企業」的整體思路,持續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就在近日,該院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動作頻頻。
 
    4月12日,合工大智能院印發《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培育與轉化若干措施(試行)》,提出8項舉措,助推更多高水平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及產業化。次日,該院啟動2021年「科技成果培育專項」申報工作。
 
    「合肥是個養人的地方,我們位於巢湖之濱的研發中心有着一流的科研環境,理應高水平的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張曉安透露,合工大智能院將立足合肥,下大氣力組建高能級科技研發平台、集聚一流科研人才和團隊、培育高水平科研成果、實施高質量科技成果轉化,實現研究院與地方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良性互動。(劉環環 龔瑞 柏永)
[责任编辑:薛正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