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是國家賦予遼寧自貿試驗區的重大戰略任務。在大連自貿片區,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員工持股計劃、管理創新和科技創新等舉措,讓國有企業成功渡過危機,實現華麗轉身,也走出了一條可複製可推廣的國企改革新路徑。
大連中集特種物流裝備有限公司的前身——大連中集集裝箱有限公司是中集集團在國內北方地區設立的首個集裝箱生產基地。經多年發展,形成了以國際標準乾貨集裝箱製造為主的大連中集集裝箱有限公司,並孵化出以金屬周轉託盤箱和特種集裝箱研發製造為主的大連中集物流裝備有限公司,奠定了行業龍頭地位。
大連中集集裝箱公司
然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航運市場萎縮,行業競爭加劇,大連基地產能過剩。截止2016年,大連中集集裝箱有限公司已連續三年虧損,面臨關停危機。面對企業困境,剛剛掛牌成立的大連自貿片區把推進國企改革,幫助企業扭虧為盈作為重點任務,一場重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拉開帷幕。
2017年12月,中集集團集裝箱控股有限公司定向增資,改善公司資產負債率,為改革奠定基礎。大連自貿片區充分發揮先行先試優勢,主動作為,推動企業成立由管理層和核心骨幹員工為合伙人的投資管理企業(有限合夥)參與股改。2018年7月,投資管理企業以2800萬元受讓公司轉讓的18.5%股權,企業員工拿出「真金白銀」成為了公司股東,開始與企業一同共享收益、共擔風險。
「過去是完成上級分配的任務,現在是『擼起袖子加油干』;過去是被動聽指令,現在是主動討論問題解決辦法……」一位大連中集員工在談到改革帶來的變化時說道。
體制機制的變革帶來思想觀念的轉變,並最終轉化為經營業績的大幅提升。當年,公司即取得了16.42億的營收規模和5846萬元利潤的經營業績,多項KPI指標創歷史最優。2019年10月,相關投資管理企業再次受讓6.5%股份,員工持股數進一步增加,混合所有制改革至此順利完成。在改革過程中,大連自貿片區積極協調稅務、外管等部門對股改所涉及的稅收、外匯等問題給予指導,確保改革順利實施。
不僅要「分蛋糕」,更要把「蛋糕做大」! 大連中集借改革東風,又創新設立了股權分紅獎勵、利潤分成獎勵、成本降低獎勵等多層次考核評價激勵體系,充分激發了員工主人翁意識。同時,更加注重細分行業市場研究,推廣應用先進適用的物流技術裝備和解決方案,進一步提高物流業製造業融合水平。公司還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進行產品研製,以橫向產品線和縱向資源線構成矩陣式管理,以產品為中心打造專業化的產品體系和研發製造團隊。
近年來,國家密集出台政策推動物流標準化和智能化聯運。公司秉承「創·造·新價值」發展理念,在改革後更加重視科技研發,形成了研發投入和產出互為牽引、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格局,成為引領細分行業技術進步和創新發展的龍頭企業,有效推動了物流載具科技創新和製造服務轉型升級。2020年,公司正式加盟中集載具業務板塊,通過「運包一體組合」打造核心競爭力,向服務型製造轉型。目前,公司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金屬託盤箱研製企業和重要的特種集裝箱等集裝單元化物流裝備供應商,主要產品市場佔有率達到30—50%。
改革創新釋放的紅利在不斷放大,以股權重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為突破口,公司在「逆周期」二次創業,在「順周期」中實現跨越式發展。大連基地2018—2020年年均營業收入相對2012—2017年期間增長52.83%;三年年均實現淨利潤6236萬元、納稅1235萬元,徹底實現扭虧為盈。預計2021年營業收入及利潤相對2020年增長58%及44%以上。全員人均收入年遞增20%以上。近三年專利申請數量佔大連基地設立以來的近四分之一。
未來,公司將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推進大宗貨物「散改集」「公轉鐵」「公轉水」,加速鐵路集裝化,大力發展公鐵水等多式聯運,加快實現主營產品由「金屬託盤箱+特種集裝箱」雙輪驅動,產業形態向「智能製造+智慧服務」融合發展和多元經營轉型升級,圍繞物流裝備研發製造、物流運營服務、融資租賃、多式聯運等核心業務創新創業,打造行業新標杆。(記者王麗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