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特别报道

四川綿陽科創區「七大平台」 讓創新活力競相迸發

2021-05-24
来源:香港商报网
    四川省綿陽市科創園區圍繞建設「共通共用、共建共享」協同創新平台,通過集聚創新要素,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目前,已形成創新孵化、成果轉化、技術交易、儀器共享、人才供需、質量基礎設施和金融服務組成的科技協同創新「七大平台」。
 
 
    據了解,科技協同創新其目的就是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產業化。「七大平台」所做的是實現「從1到N」的裂變,幫助創業者把想法變成現實,並把企業做強做優。近年來,科創區陸續出台了《加強對外開放促進經濟發展八十條政策》、促進北斗衛星應用產業功能區建設扶持政策等一系列推動產業發展的「高含金量」政策,並推出了多項配套支持。「公司發展的每一步都離不開園區平台的扶持和幫助。」賽恩新能源負責人劉昆明感慨的說到,7年前他帶着創新想法和技術來到科創區時千頭萬緒,困難重重。創業之初,公司沒有場地,園區的創新孵化平台為他們解決了辦公和生產場地;公司缺資金時,政府牽頭搭建平台,吸引來第一筆天使基金;大型儀器共享平台提供了專業檢測,大大縮短了研發周期,節省了費用。度過瓶頸期後,賽恩新能源的產值呈幾何倍增長,今年有望實現產值過億。獵鷹科技集團是科創區一家協同創新技術的轉接平台,依託國內知名研究院所、高等院校的先進技術和人才優勢,打造了集激光、核技術應用及核退役、特種微波、網絡安全與技術偵查等四大產業。「與中物院等國內知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我們共同研發出了全球首款高能環保氣爆人工震源和處理核工業廢物的天然礦物納米改性材料、超順磁性納米材料,並將其推向市場。」獵鷹科技集團負責人陶磊介紹到。
 
 
    在科創區,這樣的成果轉化平台並不少見。在科創區的支持下,重點實驗室、高校產學研基地、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等各類成果轉化平台正把越來越多的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尖端技術成功推向市場。46萬平方米的創新中心,成為科創區這座創新之城的縮影。目前,科創區有近100萬平米的創新載體;有以久遠創新產業園、中物孵化基地等為龍頭的成果轉化平台;有收錄科技成果31000餘項、企業13000餘家的技術交易中心等技術交易平台;有19萬項測試服務能力、可服務於11350餘種產品的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台;有以檢驗檢測產業園為龍頭的質量基礎設施平台;同時聚集了國內有影響力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擁有構建人才「強磁場」的人才供需平台;聚集了股權、證券、基金、風投等各類金融機構的金融服務平台……這些佈局全面的「七大平台」匯聚起強大合力,讓科創區創新活力競相迸發。
 
 
    創新奮進促發展,勇立潮頭開新局。綿陽科創區正加快構建「升級版」全鏈條創新體系——科技城「七大平台」,全方位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產業化,有力擎動園區高質量發展。(張寶杉 綿陽科創園區供稿)
[责任编辑:赵书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