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哈達鋪在紅軍長征中的歷史地位及作用學術研討會在甘肅宕昌召開。研討會上,來自全國的黨史、軍史專家學者,紅軍長征經過哈達鋪部隊領導後代就深化哈達鋪在紅軍長征中重要性認識、弘揚傳承紅色革命精神等展開討論交流。這對於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弘揚偉大長征精神,汲取奮進力量、助推隴南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
在隴南這片英雄的紅色土地上,無數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譜寫了一曲曲盪氣迴腸的英雄讚歌,特別是有着紅色福地之稱的哈達鋪,更是以其特殊的地位載入了革命的光輝史冊。
開幕式上,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原副院長魏海生說,希望以本次研討會為契機,構建大黨史工作格局,把哈達鋪革命歷史挖掘好、研究好,把哈達鋪革命歷史史料收集好、整理好,形成更多創新成果;要樹立大歷史觀,把哈達鋪革命歷史放在中國革命史、中國共產黨奮鬥史中去研究、去認識,做到歷史與現實相觀照,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一步講清楚哈達鋪革命歷史的重要地位和時代價值。
「在長征這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中,甘肅的14個市州均有紅軍的足跡,隴原大地上的紅色革命火種生生不息。特別是哈達鋪,作為紅軍長征途中的重要一站,迎接了紅軍三大主力,是長征路上的『加油站』。研究好哈達鋪在紅軍長征中的歷史地位及作用,研究好甘肅的紅色歷史,是我們當代人的責任,更是從事黨史研究工作者的重大使命。」甘肅省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陳青指出。
「在全國上下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時刻,探討哈達鋪在紅軍長征中的歷史地位及作用,對於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弘揚偉大長征精神,汲取奮進力量、助推隴南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市委書記張柯兵說。
「近幾年我曾多次到隴南,因為對這片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看到隴南修了高速,通了高鐵,美麗鄉村笑迎八方來客,真是舊貌換新顏。我可以欣慰地告訴父親,你為之奉獻的國家和摯愛的隴南人民的生活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你可以安心了。」原武都地委書記、革委會主任、軍分區司令向漢生之女向東紅說。
(二)
紅軍長征的隊伍已經從哈達鋪漸行漸遠,但是,哈達鋪留下的長征足跡卻是歷久彌新。
在研討會學術交流大會上,來自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的領導和專家,省內外長征沿線黨史部門、紅色紀念館負責同志,入選論文作者等,為我市挖掘、研究、運用以哈達鋪紅軍長征為代表的紅色文化資源,建言獻策、凝智聚力。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教授羅海曦說,要以講故事的形式講黨史,把黨的理論詮釋在故事中,通過故事裡活生生的人物、事件,使黨史活起來,同時要把理論教育挖深挖透。
原中央黨史研究室巡視員、研究員,中國延安幹部學院特聘教授姚金果多年來從事黨史研究工作,她說:「在中國共產黨革命時期,隴南人民對黨的革命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特別是哈達鋪成為紅軍長征的轉折點。隴南的發展是驚人的,這些成績是當地幹部群眾在黨的領導下艱苦奮鬥取得的,希望隴南發展得越來越好。」
利用紅色資源,傳播紅色文化。
紅軍長征哈達鋪紀念館館長路晨霞說,紀念館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和提升,目前已成為全國較有影響的紅色紀念館,成為廣大幹部群眾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是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課堂。下一步,將擴大文物管控範圍,加強文物保護力度,改造主題展示區域,健全完善展示功能,加強教育基地建設,傳播紅色革命文化。
(三)
5月19日上午,參加研討會的專家學者參觀了紅軍長征哈達鋪紀念館和臘子口戰役紀念館,為革命先輩敬獻了花籃,深切緬懷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
哈達鋪曾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歷經千難萬險後的絕處逢生之地。在哈達鋪,長征中的紅軍不僅得到了物資和兵源補充,還從這裡得知陝甘有紅軍和根據地的重大信息,從此開啟了落腳陝甘及全民族抗戰的偉大征程。
走進展廳,與會嘉賓參觀了館內陳列的一幅幅圖片、一件件革命文物,聆聽了紅軍長征途中的一個個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先輩們的革命精神令大家深受感動。
紅軍長征哈達鋪紀念館於1994年被甘肅省委命名為「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6月被中央宣傳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紀念館占地面積共55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2400平方米,現館內存有革命文物52件。
今後,隴南將充分吸收各位專家的真知灼見,持續深化隴南紅色文化研究,把紅色文化資源利用好、把紅色革命傳統發揚好,傳承紅色基因、賡續革命精神,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務實的作風,全力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着力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隴南篇章。(記者 陳文智 通訊員 許成兒 羅艷 王坤 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