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安徽蚌埠小麥單產刷新紀錄

2021-06-09
来源:香港商报网
    日前,安徽省蚌埠市農業農村局組織省、市相關專家組成專家組,對懷遠縣韓湖村「淮麥46」小麥田塊進行實收測產。經省市專家確認,其畝產達到808.78公斤,成為安徽省沿淮地區小麥最高產,也刷新了蚌埠市小麥單產的新紀錄。據統計,截至6月7日16時,蚌埠市已收穫小麥413.43萬畝,占實際種植面積的94.39%,夏收工作大頭落地。
 
 
    高產背後是技術集成發力。蚌埠市農業部門加強關鍵技術集中攻關和指導,深入推進農機農藝融合、良種良法配套。今年以來,蚌埠市及時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蟲情,制訂春季田管技術方案,加強技術指導服務,全市380多名農技人員進村入戶,進行新技術示範推廣。發佈技術服務信息20多條,舉辦專題培訓40多場次,培訓人員5000多人次,發放技術明白紙10萬餘份。指導適期追施拔節肥,力促小麥苗情轉化。

    農業機械化改寫「麥收時間」
 
    從5月28日起,蚌埠市正式進入「夏收時間」,最終於6月7日實現夏收工作大頭落地,前後僅用時11天左右。今年,蚌埠市共有469個農機專業合作社參與夏收,投入10萬台套各類農機參與「三夏」會戰,其中本地收割機14950台,外地跨區作業收割機約3000台,本地烘乾機1571台。根據全市小麥播種面積及分佈,合理確定農機具的投入規模、收割進度,加強組織協調,摸清底數分佈,根據成熟度,合理投放機械,做到成熟一塊,收穫一塊。
 
    過去延綿一個月的「麥收持久戰」,現在不到半天就顆粒歸倉,農業機械化改寫着「麥收時間」。全市23個農機維修服務隊,48個小麥搶收應急服務隊,全面做好小麥搶收和服務工作,社會化服務組織積極發展託管式、網約式及「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等新業態新模式,幫助廣大農戶輕鬆實現機械化、規模化種田。
 
    在春季田管中,351個防治服務組織帶着節水、節藥、高效的植保無人機等現代植保機械,發揮專業化統防統治示範引領作用,600餘台套無人機、2121台套現代植保機械投入赤霉病等病蟲害防控攻堅戰。

    收儲中心讓秸稈賣上好價錢
 
    作為秸稈收儲經紀人,張志偉和他的秸稈收儲隊負責懷遠縣淝河鄉廟東、三關兩個村的小麥秸稈打捆作業,作業面積有10000多畝地,三夏期間秸稈離田量在5000噸以上,面積和打捆量都不小,可是張志偉的心卻比以前更踏實。
 
    「我做秸稈經紀人有5年了,最初的時候就是放在露天堆場裏,覆蓋塑料薄膜,秸稈難保存也賣不上好價錢,如今在政府的支持下,建起了鋼結構的秸稈收儲中心,秸稈好儲存,還能賣上好價錢。」
 
    張志偉指着身後的廟東村秸稈收儲中心說,鋼結構秸稈收儲中心通風性好,存放在這裏的秸稈含水量都在20%以下,黃麴黴素含量也低,這樣存儲的秸稈適口性特別好,經過粉碎、揉絲、除塵、加壓等工序後製作成的秸稈飼料特別受寧夏、內蒙古等地的養殖大戶歡迎。
 
    目前,懷遠縣已建成秸稈標準化收儲中心107座,到今年年底,將建成秸稈標準化收儲中心近120座。其中,鋼結構倉儲大棚面積70萬平方米以上,全年秸稈倉儲大棚收儲量70萬噸左右。該縣初步形成了縣有規模化利用企業、鄉鎮有標準化收儲中心、村有固定式收儲站點、組有專業化收集隊伍的秸稈收儲運利用體系。(和鵬飛 楊露露 年福燁 柏永)
[责任编辑:赵书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