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文明看山西,游山西就是讀歷史。 近日,「第六屆著名作家看山西」採風團一行前往山西省長治市博物館、龍門寺、觀音堂參觀考察,穿越古蹟之間,感受厚重的歷史文化。
「第六屆著名作家看山西」採風團一行在長治市博物館前合影留念
長治市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地方歷史博物館,佔地面積逾1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8200平方米,設有6個展廳,展廳面積共計5200平方米。館藏文物逾6萬件,數量在全省位居第二。館藏文物內涵廣博,種類豐富,從政治、軍事、科技、生產、藝術、宗教等多方面反映着長治各個歷史時期的進程和成就。2002年被列為全國重點博物館之一,2009年被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目前館內長期開設有《長治戰國車馬坑》《長治歷代墓葬》《上黨從來天下脊——長治古代文明》《長治古代琉璃》四個基本陳列,以精美簡約的形式、廣博深厚的內涵、莊重大方的氛圍,向人們直觀的展示古代長治地區悠久、輝煌文明史。
著名作家採風團一行在長治市博物館《長治戰國車馬坑》陳列前駐足
以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葉辛為團長的著名作家採風團一行在參觀長治市博物館期間,均被豐富的館藏文物以及精美的琉璃製品震撼。《當代》雜誌編輯、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石一楓感慨稱:「從沒想過一個市裏面的博物館能有這麼多東西,有的地方省級博物館都看不到這麼多東西,這裏國家一級文物特別多,由此可見,長治是一個有歷史底蘊的地方。」
隨後,著名作家採風團一行來到觀音堂。據了解,觀音堂是長治市內保存較好的一處寺院,佔地面積7400平方米,始建於明朝,院內一株古檜柏已有千年歷史,仍挺拔茂盛,鬱鬱蔥蔥,極為罕見。
著名作家採風團一行走進始建於明朝的長治觀音堂
觀音堂正殿三間,牆壁及屋頂梁架門窗頂部密佈描金彩塑、懸塑,現存約500尊。佛祖、菩薩、神仙、聖賢塑像濟濟一堂,人物刻畫入微,既反映了明代儒、釋、道三教互相融合,和諧共處的歷史,也體現出高超精湛的雕塑藝術。2001年6月,觀音堂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參觀完觀音堂的石一楓直言「過目不忘」。他告訴記者:「沒想到有這麼多塑像,每一尊都極其精緻,既古樸又典雅厚重,可以看出山西是一個文化交融的地方。」
著名作家採風團一行被觀音堂高超精湛的雕塑藝術所震撼
據了解,自秦朝設上黨郡,長治已有2300多年建城史。該市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73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6個,元代以前的木結構古建築189座,佔全國總數的40%以上,被譽為「古文化和古建築博物館」。
頂着烈日,作家一行人興致極高地趕往位於平順縣石城鎮源頭村的龍門寺,原名法華寺,始建於北齊,五代至清,各代均予擴建或修葺,是全國唯一一處集五代、宋、金、元、明、清六朝建築於一身的古建築群,堪稱一絕,被稱為「中華古建築博物館」。
著名作家採風團一行在被稱為「中華古建築博物館」 的龍門寺參觀考察
在這裏,作家們紛紛駐足拍照,細緻感受這精妙絕倫的古建築。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顧長根的最後生活》作者王祥夫認為:「龍門寺是走遍全國不會再有的建築,這是國寶,希望更好地保護起來。」據悉,此次採風行結束後,王祥夫會以「龍門寺小記」為標題寫一篇文章。
對龍門寺印象十分深刻的葉辛,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說:「龍門寺院內的白皮松很稀有,是我在各式園林、見過各種松樹後沒有見過的一種白皮松,這次是第一次,景區講解員在介紹人文文化的同時,可以把白皮松這種有特點的東西突出來。」(王利萍 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