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皖黟縣西遞鎮:一地多收帶活集體經濟

2021-06-18
来源:香港商报网
    6月18日,在安徽黟縣西遞鎮葉村的青梅基地裏,村民們正忙著種植青豆,挖坑、播種、覆土……呈現出一派忙碌景象。
 
 
    據瞭解,2019年葉村積極爭取村級集體經濟“百千萬”工程,發展了35畝青梅基地,但是青梅生長週期長達3-5年,短時間內很難獲得收益。為減少管護成本,村兩委開始積極探索發展套種經濟,嘗試在青梅基地套種青豆。從選種到播種,從安排人員到購買除草劑、除蟲劑,從指導採摘青豆到運輸、打包,從輾轉出售到催要貨款……村兩委親力親為。
 
    “去年,村裏嘗試在青梅基地套種青豆,由於除蟲、採摘不及時,一定程度影響了產量和品質,但是除去成本,也賺了近萬元。今年村裏決定吸取去年的經驗和教訓,繼續套種毛豆!”看著大家忙碌的身影,葉村村主任汪建輝滿懷信心地說道。

    創新發展模式,打響“黟梅”招牌
 
    “套種經濟”除了“青梅+青豆”模式外,還有“青梅+黃精”模式。源川村為拓寬集體經濟增收渠道,2019年在青梅基地套種了黃精種苗50畝,一般3年就可以收成。源川村書記吳峰華心裏有本明細賬,一畝地套種了近3000株黃精苗,3年後產量可達500斤,如果市場價格較好,每畝產值在4500元左右,收入非常客觀。
 
    葉村、源川村探索“套種經濟”實現“一地多收”只是西遞鎮多措並舉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西遞鎮落實鎮黨委、政府抓基層黨組織建設責任,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村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完善獎勵機制,鼓勵各村探索多種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增強“造血”能力。
 
    據悉,2017年-2020年,全鎮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年均增長率達7%。其中,西遞村大力發展物業經濟,通過提取集體經營性收入20%的迴圈投資機制,發展18間旺鋪和“徽韻西遞”项目等租賃物業經濟,延伸旅遊產業鏈,村集體年均增收50餘萬元。靄峰村探索發展產業經濟,立足村域資源優勢,積極實施龍頭帶動和名牌發展戰略,採取“公司+集體+農戶”的經營模式,以勝利組300畝茶園為試點,帶動11戶50人大力發展有機茶。6個村抱團發展成果初顯,由源川村牽頭、聯合各村成立“黟梅”公司,靄峰村、潭口村探索跨村聯營模式,合作成立建築工程公司,承接環境整治類的小型工程。
 
    下一步,西遞鎮將以特色產業為重點,創新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打響“黟梅”金字招牌,做好集體經濟發展新文章。(記者 吳敏 通訊員 戴瓊瓊 潘志偉)
[责任编辑:赵书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