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記者漫步在皖南黟縣古城上,古城核心區集中保留著大量完整的明清時期歷史建築,街巷肌理清晰,傳統文化底蘊深厚。
「我們對掛牌的歷史古建築建立信息檔案,不允許隨意亂拆亂建。」黟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許娟說。
據瞭解,黟縣境內完整地保存了3000餘幢明清古民居和17座古村落,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建築群4處、中國歷史文化名村6處、中國傳統村落44處、「三普」登記古民居1590幢、省市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8處,2021年正式成為我國第137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近年來,黟縣根據自身特點,採用「先保護後開發」模式,走出了一條以政府為主導,以村民為主體,以旅遊產業為支撐的活化利用保護發展之路。
堅持保護與活化利用良性循環
黟縣始終堅持以保護為先,成立世界文化遺產事務中心,形成縣、鄉(鎮)、村、民間組織(企業)四級保護管理體系。
修編西遞、宏村世界文化遺產地,南屏古建築群等國保古村落保護規劃,制定《西遞、宏村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古建築修繕管理辦法、學生寫生管理辦法等制度。
與遺產地古民居所有人或使用人簽訂了文物保護責任書,明確保護職責,將保護情況與各項旅遊分成、政策福利掛鉤。
積極爭取國家、省文化遺產及文物保護專項資金支持,設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資金,並積極整合各類項目資金用於遺產地文化資源保護。累計爭取國家、省文物保護專項資金近5000萬元,實施宏村、西遞消防、安防工程。
在開發利用方面,黟縣編制完成以西遞宏村為主體的黟縣徽文化旅遊示範區和現代國際鄉村旅遊示範區總體規劃,初步形成以世界文化遺產展示、徽州文化體驗為核心內容的鄉村旅遊發展格局。
該縣藉助一年一度國際山地車賽和國際攝影大展,加強宣傳「特色節慶」旅遊;依託西遞宏村豐富的徽文化元素,開展宏村婚俗表演、「胡氏祭祖」、「拋繡球」及古傢俱、古農具展示活動。挖掘文化遺產地的楹聯文化、遺產文化、徽派園林、宗族文化、三雕藝術文化、祠堂文化等資源。同時,加快推進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先後打造了研學基地、寫生基地等,西遞和宏村入選安徽省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每年接待學生40餘萬人次。打造「夜遊經濟」,《宏村·阿菊》大型實景演出、「西遞傳奇」燈光秀、數字鞦韆水簾、波光噴泉等精彩的夜遊專案將遊客「留下來」。(記者 吳敏 通訊員 方翔 韓丹妮 何彥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