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艱巨的疫情防控任務,河南汝州有這樣一群人,她們用女性的堅韌和細緻撐起了基層一線防護的半邊天,用忠誠的信念和柔弱的肩膀,與男同志們一起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以鐵一般的責任和擔當,為轄區群眾築牢了疫情防控的安全線,用不忘初心的情懷譜寫着風穴女性無怨無悔的奉獻之歌。
李娟娟:巾幗從不讓鬚眉
李娟娟是風穴路街道辦事處棚改辦的一名基層工作人員,在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升溫加壓的情況下被緊急借調至辦事處社區服務中心,主要負責信息收集、情況反饋、村級報表等工作,這項工作實效性很強、工作強度很大,對出現的問題要做到及時、果斷的處置和反饋,而心細、負責任的她很快就對相關工作熟練上手。
8月8日晚上,在單位忙碌到半夜準備返家的她才發現,家裏的小區因為當天有個從高風險返回的紅碼已經實行全面封控閉環管理,對於一般同志而言,這可能是一個難的的在家陪伴孩子、愛人的機會,但李娟娟想到肩上的重擔和剛剛熟練的工作,毅然決然的選擇重返工作崗位,選擇了與家人、孩子們「背道」而行,為了不給街道增添負擔,她選擇借宿到朋友家中,默默的用單薄的身軀扛起責任的重擔,每天晚上與孩子的視頻聊天成為她一天忙碌工作中唯一的調劑。
「現在全市上下都在緊張的運轉,有24小時堅守的值班人員、有連軸轉的後勤保障人員、有連夜堅持做核酸檢測的醫護人員,我雖然是一個孩子的媽媽,但更是一名共產黨員和基層工作者,在這個時候我怎麼能坐得住呢」,當問起她為什麼堅持上班時,李娟娟這樣答道。她用自身實際行動匯聚着能量,傳遞着溫暖,鼓舞着他人,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着一份力量。
陳曉凡:責任使她更強大
這些天,有人宅在家裏玩手機,有人刷新聞關注疫情最新情況……在汝州市風穴路街道疫情防控一線隊伍中有這樣一群女同胞,她們都是孩子的母親、是父母的女兒、是丈夫的妻子,朋友眼中的女漢子,也是風穴路街道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在風穴路街道的女子防控隊伍里,有一名女同志格外的引人注意,她總是一邊懷抱着8個月大的孩子,一邊緊張的打着電話做着數據,她就是辦事處社區服務中心的陳曉凡。作為一個哺乳期的媽媽,領導們看在眼裏,心疼在心裏,對她說:「你回去吧,把孩子照顧好,這裏有我們呢」但她總說:「這項工作上次防控的時候就是我負責的,比較熟練,不容易出紕漏,讓我待在崗位上吧,這樣比較踏實」。
作為數據整理上報工作的負責人,從戰「疫」打響的那一刻陳曉凡就不敢有半點鬆懈,因為她明白,這是一場沒硝煙的戰鬥,在大數據時代信息的關鍵性有多麼重要,一個疏忽就可能導致極大的被動甚至是戰鬥的失敗,及時、準確地將數據信息傳達到位,這就是她的崗位要素。為了保障數據能夠及時傳遞,她中午下班不回家,帶飯堅守在電腦前吃;有的時候孩子哭鬧,她就抱着孩子在屋裏轉轉,卻不敢離開電話太遠,唯恐不能及時收發信息;晚上則是將最後一組數據核對上傳完畢再回家,這樣經常是深夜才回到家中,她的大女兒今年2歲多,只能委託婆婆照顧。
「每每回到家中,看着孩子熟睡的面孔,唯一讓自己感到自豪和欣慰的是,以大局為重,盡心盡職將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堅守在防控第一線,雖然為了大家舍了小家,但是,在孩子長大的時候,我可以自豪地給她講媽媽曾經參加過這場戰鬥!」在領導、同事勸解她休息的時候,她總是這樣說道。
王青青:黨員一線展風采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作為黨員,我們就應該在本職崗位上盡職盡責,勇敢承擔急難險重的工作任務,以實際行動踐行一名黨員的初心使命,讓黨的旗幟始終飄揚在疫情防控一線!」
王青青是風穴路街道轄區內華予金城小區的臨時黨支部書記,因為防控需要,小區實行了封控閉環管理,小區內入住有691戶、2073人,其中有不少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為了能夠保障好封控小區內人員的生活需求和健康心理需求,王青青依託臨時黨支部第一時間組建黨員志願服務站,並按照志願者們的特長,分為「醫療保障小組、物資供應小組、安全檢查小組、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小組、樓棟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幫扶小組」等。
為了更好的照顧特殊群體,她自己主動擔任「樓棟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幫扶小組」組長,每天幾次上門慰問,及時關注老人、孩子的情緒和生活健康狀況,滿足他們的需求,一天下來,來回奔波,腳面磨起水泡,嗓子說的沙啞,但她依然堅持一天三慰問,從不間斷。「臨時黨支部就是為了在築牢社區疫情防控堅強堡壘的同時,更好地服務群眾,協調解決好防控疫情期間群眾在生活上的諸多不便,作為臨時黨支部書記,這是大家對我的信任,這真的不算什麼」這是王青青常掛在嘴邊的話。疫情防控是命令、是職責,也是一種發自內心的付出和奉獻,在這場戰役中,王青青始終衝鋒在前,將自己化作旗幟,帶領小區的廣大黨員們齊心協力,共同抗疫!(記者 王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