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全國疫情呈現多點發生、局部暴發的態勢,面對傳播力更強的「德爾塔」變異病毒,為了儘快給疫情蔓延劃上「休止符」,長沙市望城區快速啟用了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對密切接觸者進行21天隔離。
6小時,與時間賽跑
7月29日下午2點58分,長沙市望城區應急辦接到了一份來自益陽市疾控中心發來的流調協查函。
望城區委、區政府對此高度重視,第一時間要求各部門嚴陣以待,以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第一時間鎖定密接者、次密接者和重點人群,確保不漏一人。
由長沙市公安局望城分局、區數據中心、衛健局、疾控中心等力量組成的流調溯源、電話核查工作專班迅速啟動:公安部門對密接者的行動軌跡開展全面調查;區疾控中心組織流調組初步核實情況後立即前往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科學精準、判定次密接者和重點人群。各街道、社區根據流調信息做好次密接調查工作,繼續全方位排查潛在風險人員,並安排街道公共衛生服務中心準備轉運隔離工作。
通過大數據分析,密接人員的一連串行動軌跡浮出水面。隨即,望城區防控指揮部聯繫街道和衛生服務中心,上門至密接者家中,立即組織安排他們轉運至隔離點。
晚上8點58分,所有密接者及次密接者被先後安全轉運至某集中隔離點。此時,距接到協查函僅6小時。
「流調工作是防止疫情擴散最重要的一環,如果流調工作做得到位,疫情將能控制在最小範圍內。反之,則將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望城區流行病學調查組組長李曉輝說。
24小時,築安全堡壘
城區郊外,一座四合院式的山莊掩映在綠樹叢中。這裏是望城區某隔離點。從山莊改造成隔離點,僅用了24小時。
7月23日下午2點,在接到做隔離點的通知後,山莊積極配合。在疾控專家的指導下,幾十名施工人員迅速集結,電力、電信、管網等部門協力推進。
7月24日下午2點,該隔離點符合標準,可以啟用。目前,望城區共有4個隔離點,分佈在不同區域,所有隔離點嚴格按照規範化、標準化建設,切實做到「應隔盡隔」。
一個醫學隔離觀察點,就是一個戰疫堡壘,必須抓實抓細。
「要嚴之又嚴、細之又細,堅決落實好各項隔離管理措施,確保精確精準、不出差錯。」望城區委書記張作林多次深入隔離點,實地督導檢查隔離點規範管理和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
目前,所有隔離點嚴格按照國家標準的「三區兩通道」進行設置,設有醫療觀察組、安全管理組、後勤服務組,從接引入住、解除送行被留觀人員,檢查人員身體狀況,電話微信解疑答惑,到安排送餐送物資、定時消毒處置垃圾,巡查重點部位等,都有嚴格的制度網、流程圖,分工明確,銜接順暢,確保各個環節工作推進有序,不出差錯,不存死角。
336小時,守護一直「在線」
8月15日,做完集中隔離期間最後一次核酸檢測且結果無異,唐先生一家順利返家,實施居家健康監測。
14天前,唐先生發現自己成為新冠肺炎患者密接者。在向疾控部門反映情況後,一家人隨即被安排住進了隔離點。
據了解,入駐隔離點的人,年齡最小的僅3個月,最大的接近90歲,需求也各不相同。有電視機沒信號的,有需要尿不濕、奶粉、鉛筆的,也有需要馬上檢測體溫和用藥的……只要有需求,工作人員都儘量滿足他們。
由於隔離人員被限定在一個房間內活動,生活相對枯燥,會出現情緒不穩定、心裏恐慌等狀況。為緩解這一狀況,望城設立了線上服務的心理疏導組,及時疏導、安撫他們的情緒。「安全、穩定是隔離觀察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不僅是隔離群眾的『健康守門人』,還要做他們可信賴、可依賴的『家人』。」望城區衛健局副局長程新和說。
「乾淨、整潔、安靜、網速好、工作人員態度好!」「從安全問題到衛生問題,房間裏處處留心」「這裏的伙食真好,回去要減肥了!」……結束隔離後,被隔離人員紛紛留下了感謝信,為望城隔離點的貼心服務點讚。
168小時,開啟新生活
168小時,7天,居家健康監測所需的時間。「社區要切實做好居家健康監測人員的服務工作,及時滿足他們的生活需求,真正做到『隔離不隔愛』。」望城區委副書記、代區長孔令強在督查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時多次指出。
記者了解到,考慮到返回社區人員在適應社區管理制度、心理疏導、生活物資上的需求,社區會詳細了解他們的困難,並安排街道、社區工作人員、醫務工作者、網格長、民警,通過分片包幹,落實「五包一」舉措,確保居家健康監測措施真正落到實處。
同時,望城各街鎮還通過網格化管理體系,組織各網格通過微信群、電話、小喇叭等發出志願者招募令。
一時間,黨員、幹部、大學生、退伍軍人等踴躍報名,加入志願者隊伍。一時間,望城「志願紅」穿梭在各小區、樓棟送物資、量體溫、環境消殺……
「很快就可以回歸上班,回歸工作崗位,也是非常期待!」居家健康監測即將結束的劉女士充滿信心地說。(周芷行 黃稱忠 孟春石 尹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