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香港商報記者從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公室、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聯合舉行的新疆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成果新聞發佈會上獲悉,2017年11月起,歷時4年的調查任務圓滿完成,全面查清了自治區國土資源「家底」。建立了覆蓋自治區、地(州、市)、縣(市、區)三級的國土調查數據庫。印發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
國土調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也是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後統一開展的自然資源基礎調查。《土地調查條例》規定,每10年開展一次全國土地調查。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以2019年12月31日為標準時點,是我國山水林田湖草海等自然資源的首次全要素統一調查,較上次調查,進一步豐富了調查內容、提高了調查數據精度、提升了調查工作效能。
調查結果顯示,10年間,新疆生態功能較強的林地、草地、濕地、河流水面、湖泊水面等地類合計凈增加約1.13億畝,可以看出在生態建設上取得了積極成效。同時,「三調」成果也反映出,這10年間,新疆有302.76萬畝耕地流向林地、草地、濕地、河流水面、湖泊水面等生態功能較強的地類,而又有2555.28萬畝上述地類流向耕地,說明當前新疆國土利用和生態建設格局在局部地區還不穩定。發佈人發佈,下一步,堅持系統觀念,尊重自然規律,統籌好生態建設與其他土地利用。在數據庫基礎上,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合理安排生態建設布局,納入各級國土空間規劃並嚴格實施。對不符合自然地理格局的土地利用方式,按照「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宜濕則濕、宜荒則荒、宜沙則沙」的原則,逐步進行調整。在統一底圖上,科學安排並帶位置下達新的生態退耕、國土綠化任務。
調查結果顯示,新疆建設用地總量約2604.51萬畝,較「二調」時增加648.27萬畝,增幅33.14%。建設用地節約集約程度不夠的問題依然突出。從「三調」數據看,全疆城鎮用地總規模達到470.63萬畝,村莊用地總規模達1170.10萬畝,一些地方存在低效和閑置土地,總量較大,布局不盡合理。城鄉建設用地盤活利用的潛力較大。
從「三調」數據看,新疆現有耕地近1.06億畝,位居全國第五,是否說明新疆耕地保護的壓力不大,下一步新疆有什麼耕地政策?
記者在發佈上了解到,新疆耕地數量雖有所增加,但25度以上坡耕地、河道耕地、湖區耕地、林區耕地、牧區耕地、沙荒耕地、重度鹽鹼化耕地、水資源約束的未耕作耕地以及林糧間作耕地等不穩定耕地數量較多。因此綜合考慮新疆耕地總體質量不高、不穩定耕地量較大的實際情況和生態建設、經濟社會發展用地需求等因素,耕地保護形勢仍十分嚴峻。以「三調」成果為基數、底圖,新疆按照應保盡保原則,合理確定各地耕地保有量目標,嚴格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牢牢守住耕地紅線。從嚴控制耕地轉為林地、草地、園地等其他農用地。在「三調」中對「二調」時是耕地、「三調」時已不是耕地的農用地進行了即可恢復和工程措施恢復兩種專門標註。目前,共有9.94萬畝即可恢復為耕地的農用地和918.59萬畝可以通過工程措施恢復為耕地的農用地。
發佈會上,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興廣告訴記者,下一步,新疆將以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工作成果為底版,融合相關職能部門的數據,形成標準一致、底數一致的「一張圖」數據,為編製國土空間規劃、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提供底圖、底數、底版,發揮國土調查成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作用。(記者 翁海倩)
頂圖:1月1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三次國土調查主要數據成果新聞發佈會現場,左一為主持人李華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外宣品製作中心主任;(左二)發佈人劉興廣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左三)李全戰自治區自然資源廳一級巡視員;(左四)李超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調查監測處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