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記者張宇報道:4月27-28日,由濮陽市人民政府、濮陽市政協、河南省委台辦、河南省僑聯等單位共同主辦的「2022濮陽張姓文化節」在 「張姓祖根地」河南濮陽盛大舉行。
「2022濮陽張姓文化節」在河南濮陽盛大開幕
該活動以「講好先祖故事,增強文化自信;弘揚先祖精神,服務復興大局」為主題,包括「上古文化論壇、海峽兩岸張姓聯誼、華僑華人張姓聯誼、經貿洽談會、30年張姓文化研究成果展、千架無人機表演、2022濮陽張姓拜祖大典」等內容。
「濮陽張姓拜祖大典」是全國唯一以姓氏命名的節慶活動,是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舉辦的37項節慶活動之一。從2002年至今,已經在張姓祖根地濮陽持續舉辦21屆,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張克輝、張梅穎三位國家領導人,於2002、2005、2010年4月相繼蒞濮參會。 2020年4月因疫情受限,張梅穎在北京梅地亞新聞中心恭讀拜祖文,通過直播向全球播放。
「濮陽張姓拜祖大典」對接歷史,服務現實,極大地增強了海內外華人華僑對祖國的認同感和歸宿感,贏得了海內外張姓族人及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為弘揚濮陽優秀傳統文化發揮了積極作用。目前,該活動已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品牌。去年9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將活動正式更名為「濮陽張姓文化節」。
今年2月28日,濮陽市委常委會議研究決定於4月27--28日,採取線上方式,舉辦「2022濮陽張姓文化節」。提出:「一節搞一次,一次搞一年」的指導方針,全力辦好這項活動。
「2022濮陽張姓文化節」在「張姓祖根地」隆重舉行
濮陽歷史文化底蘊厚重,已發掘西水坡大墓、倉頡史官村、顓頊遺都、揮公故里、帝舜故里等上古文化遺址多處,素有濮陽龍都、華夏帝都、張姓祖根地之稱。多年來,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越南、老撾、韓國等國家的海外華人,相繼蒞濮尋根拜祖者2萬多人次,中國香港、澳門、台灣和內陸地區蒞濮尋根謁祖者30多萬人次,媒體瀏覽量數億人次。
第22屆中國濮陽張姓拜祖大典現場氣氛莊嚴、肅穆
本次活動啟動儀式為期兩天,濮陽設立主會場,北京、鄭州、福州、海口、深圳、台北、澳門、新加坡等地設分會場,線上線下聯動。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張春賢電賀:這個活動舉辦得很有意義,弘揚濮陽民族優秀傳統,增強民眾凝聚力,講好中國故事,講好先賢故事,振奮民心,祈福國泰民安。預祝活動圓滿成功。
第十二、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慶黎,第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原第一副主席張梅穎,全國政協常委、河南省政協副主席張振宇,河南省第十屆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張世軍,國務院三峽辦原黨組成員、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揮公文化委員會會長張寶欣,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揮公文化委員會執行會長、世界張氏總會副會長張華夏等領導、專家,向張姓始祖揮公敬獻花籃。
「2022濮陽張姓文化節」北京分會場的與會代表
4月27日,「2022濮陽張姓文化節」開幕,「上古文化論壇」舉行。濮陽市委書記楊青玖、市長萬正峰出席論壇,中宣部原副部長、全國政協文史委副主任王世明,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中國社科院原考古所所長、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中國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馮時,中國社科院研究員、中國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曉明等權威專家,在北京中國張氏分會場與濮陽論壇現場視頻連線,從不同角度講解了濮陽上古文化遺存狀況,並就如何開發利用提出了弘揚上古文化,凝聚奮進力量、共謀發展大計的指導意見。
與會專家指出,上古時期「五帝」中,顓頊在此建都,堯葬於此,舜生於此,濮陽有「顓頊遺都」「帝舜故里」之稱。據考證,張揮公因在濮陽發明弓箭而被顓頊賜姓張,舜帝後裔60餘個姓氏均出自濮陽,濮陽周邊至今還分佈着戚城遺址、西水坡遺址,高城遺址等龐大的古文化遺址群,這些都彰顯了上古時期濮陽地區的神聖魅力。
淨手焚香,鞠躬行禮。4月28日上午,「2022濮陽張姓拜祖大典」在濮陽揮公陵園隆重舉行,這是全球1.2億張姓人的大事,也是濮陽這座城市弘揚根親文化,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盛事。
今年的拜祖大典採用「現場+網絡直播+分會場」形式進行。除濮陽主祭場外,組委會還在加拿大、新西蘭、美國、加拿大、印尼、韓國、越南、馬來西亞、泰國等國設立了分會場,同時也在北京、鄭州、福州、廣州、深圳等56個地市和台北、香港、澳門地區設立了分會場。在濮陽現場參會的張氏宗親代表着億萬張姓族人,以莊嚴神聖之心,感念追遠之情,恭拜始祖揮公,祝願偉大祖國繁榮富強、國泰民安。
「同根共祖五千年,聚力發展逐夢行」。本次拜祖大典本着「凝聚力量、文明河南,敦睦澤宗、祈福濮陽」的目的,共設盛世禮炮、敬獻花籃、行三獻禮、淨手上香、恭讀拜文、行施拜禮、合土匯水、弓舞祭拜、五穀祈福九項議程,由中國網全程直播,新華網客戶端、人民日報客戶端、光明日報客戶端、人民網海外版、中新網、濮陽網、央廣網、經濟網、鳳凰網、百度新聞、今日頭條、河南日報、濮陽日報、等一百多家媒體宣傳報道。(記者 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