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自貿試驗區獲批建設一年多來,充分發揮「試驗田」作用,按照差異化、首創性、集成式的要求,在貿易便利化改革、產業高質量發展、中非經貿合作、金融開放創新、政府職能轉變、法治服務保障等方面,探索形成首批47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23項屬全國首創。
「企業獲得感是檢驗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成果的一項重要指標。」湖南省自貿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湖南自貿試驗區圍繞企業和百姓的實際訴求,精準發力,縱深改革,讓制度創新成果更加貼合市場主體的需要。
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為深入對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積極應對東盟技術性貿易措施對企業出口的影響,構建了應對東盟技術性貿易措施綜合服務體系,企業在東盟出口認證流程成功率從60%上升到95%以上。如,企業在馬來西亞的認證流程從10個環節壓縮至3個環節,認證時間從90天縮短至15天,產品出口認證效率提升了5倍。
聚焦產業發展。針對產業園區土地利用率不高、畝均稅收偏低、各類配套不足等問題,推出MO產業用地新模式,大幅提高產業用房和配套用房比例,促進「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聚焦跨境電商專業人才短缺、評價標準空白、培養模式單一等問題,推出跨境電商人才培訓評價體系。2020年至今,孵化基地每年向長沙跨境電商行業輸送從業人員超500人,有效緩解企業用人難題。
凸顯湖南特色。打造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是湖南自貿試驗區建設的三大戰略任務之一,為促進對非經貿合作長效發展,湖南自貿試驗區以跨境產能合作過程中面臨的人員、信息、市場要素流動障礙的問題為切點,通過統籌規劃、平台搭建、資源整合、業務創新等多維舉措,有效推動中非跨境產能合作的政策通、平台通、市場通及資金通,為加強打造更高水平的中非跨境產能合作開創了新型協作機制。
突出集成性。聚焦服務自貿試驗區內新辦企業,創新稅收服務管理措施,為新辦企業提供全流程、集成式稅收服務,推出企業設立極簡辦、出口退稅提速辦、納稅信用升級辦、辦稅繳費智慧辦、風險防範創新辦等系列舉措,退稅效率全國領先。區內企業平均退稅時間為4個工作日,比全國、全省平均退稅時間分別快3個工作日和1個工作日;針對市場監管領域「業務量大、業務複雜」 等問題,創新構建了「觸髮式」綜合監管模式,打造了以大數據為支撐、以信息化為手段的智能監測平台。2021年,對於自貿試驗區範圍內接入監測系統的958家市場主體,減少上門監管1000餘次。
隨着一項又一項制度創新舉措的落地實施,湖南自貿試驗區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不斷提高,對外開放腳步不斷加快,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環境不斷完善,改革紅利、開放紅利初步顯現。(李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