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長江溯流入贛第一縣,江西省彭澤縣擁有46.5公里長江岸線,佔長江岸線江西段三分之一,是長江中下游重要的水源涵養區、生態屏障區,轄區內水系發達、湖泊眾多,山環水繞。近年來,彭澤縣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求為總遵循,積極融入九江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
彭澤縣不斷探索長江生態長效管護“金鑰匙”,先行先試,打破體制限制,創新聯治機制,引進市場機制,開啓智慧模式,從根本上扭轉長江岸線管護工作碎片化、單一化、邊緣化的被動局面,有效解決了長江生態環境協同治理較弱的難題,迎來了“一江共治”的良好局面。
彭澤長江最美岸線
創新“三聯”機制管護有力
彭澤縣打破鄉鎮行政區劃,整合涉水部門資源,創新聯防聯治聯控的“三聯”機制,實現信息公享、反應快速、高效有力的羣管羣治效應。該縣積極探索執法共管機制,成立水上綜合執法中心,整合水利、公安、港口、海事等10個涉水部門綜治執法力量,抽調執法人員集中辦公,建立起綜合巡查、綜合防控、綜合執法的“三位一體”監管新機制。研發“長江水上綜合執法合成作戰指揮系統”,開啓信息化合成作戰模式,採取“日常巡查+專項檢查”“定時巡查+突擊檢查”“水面+港口+碼頭+岸線”等方式靈活執法,有效提升了水上執法效能。利用巡邏艇、無人機等執法工具,建立陸地車巡、水上船巡、空中機巡的立體執法網絡,實現全域無死角守護。
該縣探索長江岸線生態長效養護機制,出台《彭澤縣長江最美岸線管護辦法》,打破鄉鎮區域行政界線,按照“一江三帶”規劃,以綠色風光帶、綠色城鎮帶、綠色產業帶所在流域為管理單元,形成“水上綜合執法中心+屬地鄉鎮+城管局+工業園區”的共護工作格局。縣生態文明中心定期對長江最美岸線的管護工作進行督查,結合各責任單位管理績效、任務總量、工作需要等情況進行評分,由縣財政安排專項資金進行定向獎補。
彭澤縣水上綜合執法中心週會
創新智能化管護提質增效
彭澤縣因地制宜,先行先試,改變以往傳統管護方式,藉助專業環保力量和科技手段實現了岸線管護水平的大提升。實行“公司+外包”市場化管護。將長江大堤、堤內道路、濱江公園、濕地公園等景觀平台和沿江鎮村的環衞工作,以市場化方式統一納入“玉禾田”保潔公司服務範圍;將長江大堤及內域的景觀平台、綠化帶、綠地等花草苗木的日常培植、養護、修剪、澆水等工作,以市場化方式外包給綠化公司,做到了“一把掃帚掃沿江,一個標準護園林”,長江管護走向市場化、規範化、常態化、專業化管理轉變。“互聯網+技防”智慧化管護。建立智慧城管平台、長江水質監測平台、長江岸線監測監管系統、園區智慧環保平台和大氣監測數據平台共享。在沿江設置了13個生態養護智慧監測點,通過“互聯網+環保”模式,將長江岸線46.5公里全部納入智慧城管系統,對長江斷面、飲用水取水口、所有入江排污口水質進行24小時實時監測,將企業在線監測數據實時傳輸到園區智慧環保大數據平台,全覆蓋建設鄉鎮大氣監測站點,建起了沿江“點、線、面、域”四位一體的環境監管體系,長江岸線管護工作進入標準化、精細化、智能化的新模式。
長江岸線秀美村莊
集約化利用釋放生態紅利
彭澤縣始終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堅守生態紅線,夯實生態基底,發揮生態優勢,持續放大“生態彭澤、美麗家園”的品牌效益。
彭澤縣對長江岸線資源進行清理整頓,全面完成長江岸線21非法碼頭整治和岸線復綠工作,釋放岸線27公里、陸域土地8000畝。建立長江岸線利用長效機制,明確“扶持公用碼頭、限制專用碼頭、打擊非法碼頭”的定位,科學合理規劃利用岸線,為紅光國際港、華億公用碼頭、彭誠港務等重大港口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空間,實現了岸線資源集約化利用,岸線資源得到最優整合。
興宇(子磯頭)礦山生態修復
該縣出台《彭澤縣廢棄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實施方案》,全面完成礦山生態修復工程和7家礦山的綠色礦山創建工作。全面實施礦山專業化修復、社會化修復、制度化修復,鼓勵第三方參與修復,積極推廣使用先進的生態修復新方法和新技術打造示範工程,與三峽集團合作對全縣沿江14座廢棄礦山和受損山體實施共建,全程採取EPC模式,實現“在建礦山創綠、廢棄礦山復綠”兩個全覆蓋。目前,全縣51處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已全部完工,修復廢棄礦山土地損毀面積約300公頃,投入修復資金約2.4億元,努力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先行區。
農村集鎮污水集中處理站
2021年,彭澤縣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3.7%,大氣環境質量取得歷史最好成績;全縣國控、省控監測斷面水質達標率100%,位列全省第二;建成省內唯一全線貫通的長江最美岸線“升級版”,天紅、定山等5個鄉鎮獲得省級生態鄉鎮稱號;全省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現場會在彭澤召開,央視《新聞聯播》頭條重磅報道彭澤推動長江經濟帶保護呈現轉折性變化,“生態彭澤、美麗家園”品牌更加響亮。(記者 周萬里 劉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