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重庆 > 特别报道

重慶潼南呈獻非遺文化「盛宴」

2022-06-11
来源:香港商報網
    非遺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資源。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重慶主場活動——非遺購物節·第七屆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暨老字號博覽會11日至12日在重慶市潼南區舉行,呈獻出一場聲勢浩大的非遺文化「盛宴」。
 
市民積極與非遺傳承人交流,消費熱情高漲
 
    活動開幕式上,潼南區長李成群發表致辭說,近年來,潼南區大力實施非遺保護工程,建立非遺傳承體系,潼南非遺項目「女子獅舞」《花漾潼南火辣年》亮相央視元宵晚會,非遺產品——山茶花花絲鑲嵌系列首飾、繡球系列產品入選「重慶好禮」外事禮品。同時,潼南著力推動傳統非遺技藝進社區、進鄉村、進市場,推動非遺更好融入現代生活,助力城市提升和鄉村振興,真正讓非遺「活起來」「熱起來」。
 
    李成群表示,非遺植根於民間優秀技藝、延續著民族歷史文脈。舉辦此次活動,必將增強非遺保護意識,喚醒傳統文化記憶,展示重慶深厚文化底蘊,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潼南將以辦好本次節會為契機,深度挖掘非遺背後的歷史文化,全力抓好非遺調查、採錄、建檔、傳習等基礎工作,切實推動「非遺+產學研用」融合發展,大膽探索非遺數字化、標準化、產業化,積極助力重慶市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據重慶市文化旅遊委主任劉旗介紹,推動非遺保護傳承工作,重慶市已取得顯著成績。劉旗說,近年來,重慶市已有國家級非遺項目53項,市級項目707項;國家級、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分別達到59人、951人;建成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國家級傳統工藝工作站各1個,非遺工坊43個、市級非遺保護傳承所100個、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87個、傳承教育基地109個。重慶市開展非遺進社區、進校園、進景區等活動1萬多場次。
 
    2000多種產品展非遺魅力
 
    活動現場,不僅設置了傳統技藝非遺項目區、非遺美食區、傳統醫藥項目體驗區、老字號企業產品區、鄉村振興產品展示及智慧非遺區,還運用中國古典牌樓元素,結合現代國潮風格,融入重慶非遺代表性圖案,吸引不少的市民相約「打卡」,盡享傳統文化魅力。
 
    據介紹,本次活動緊緊圍繞「連接現代生活 綻放迷人光彩」主題,立足重慶特色文化、聚焦助力鄉村振興,吸引170多個非遺項目和老字號企業參加活動,採取非遺傳承人現場製作、產品展示、觀眾互動體驗等方式,展示展銷非遺和老字號產品2000多種,全面展示重慶非遺保護傳承成果,展現重慶老字號的風貌與活力。
 
    同時,活動還通過「非遺+直播」「線上+線下」聯動模式,邀請了網絡主播進行現場直播帶貨,進一步推介非遺產品、拉動消費、提振文化和旅遊行業信心。此外,現場設有互動機器人,通過主播打探非遺展等形式,生動、立體展現非遺深厚的文化底蘊、民間藝人的匠心匠藝,推非遺與科技的融合。
 
    非遺技藝編織美好生活
 
    作為本次活動主會場,潼南區著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非遺保護的社會氛圍,培養了一大批非遺傳承人。在臥佛竹麻編展台,66歲的向文秀熱情地向觀展者推介自己手工編織的精美草鞋,吸引不少人駐足觀賞或購買。
 
    向文秀告訴記者,她從12歲就開始編織草鞋,從事草鞋製作已有50多年,是臥佛竹麻編第五代傳承人。如今,在她的影響和教授下,她的兒媳也成為了臥佛竹麻編第六代傳承人,兩人不僅實現了臥佛竹麻編技藝的傳承,還推動臥佛竹麻編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編織出了美好幸福生活。
 
    據介紹,臥佛竹麻編是潼南一項以竹麻鞋為主要編織品的傳統手工技藝,已逾百年歷史。與傳統草編技藝不同,竹麻編織以竹子為原材料,需要以砍、蒸、扯、割、撕、編全用手工完成,製作過程繁雜。2019年,臥佛竹麻編被列入重慶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實施非遺保護工程,建立非遺傳承體系。據瞭解,潼南區現擁有10個市級非遺項目、63個區級非遺項目,27家非遺保護單位、4家市級非遺傳承教育基地、1家市級非遺生產性示範基地,保護傳承了女子獅舞、雙江蓮簫、太安魚烹飪技藝等非遺項目,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記者 蔣曦)
 
    頂圖:現場為第六批重慶市級非遺傳承人頒發證書
[责任编辑:万思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