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方,你家裏人都出外務工了,剩下的幾畝田交給村裏農場來耕種吧”“老胡,你年齡大了,家裏的地無力耕種就放心交給農場統一托管吧,又能拿錢,耕地也能利用起來”……連日來,在皖南黟縣宏潭鄉佘溪村,一個80後小夥走街串巷,挨家挨戶正忙著集中流轉無力耕種承包戶名下的耕地。他就是被當地村民稱為最美“兵支書”的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蔣勇。
位於黟縣西北部的佘溪小盆地,群山環繞、山清水秀,耕地資源充足,但隨著近年來外出務工人員進一步增多,很多耕地良田都因無人耕種荒蕪了。佘溪村村委委員余志林告訴记者:“今年縣裏一實施撂荒地整治專項行動,蔣書記就立馬組織我們村兩委積極行動起來,電話聯繫外出務工人員,逐戶走訪年齡大的老人以及一些無勞力耕種的家庭,分片上戶動員宣傳,確保村域範圍內撂荒地‘清零’。”
清零撂荒地 老兵新風采
據瞭解,為了守好“米袋子”,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基本農田“非糧化”,蔣勇帶領村“兩委”班子認真調研謀劃、廣泛徵求群眾意見,決定依託村內的種糧大戶“黟縣綠農家庭農場”對無力耕種拋荒的土地提供代耕代種、土地託管等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將撂荒地集中流轉給家庭農場進行統一管理,每年按照流轉面積給村民分紅……
這樣一來,拋荒地得到複墾,種糧規模效益也提高了,老百姓也能實實在在的增加了收入,這是一舉三得的好事”說到這,蔣勇信心滿滿。
截至目前,佘溪村已累計流轉複耕拋荒地40餘畝,並根據不同的土地狀況種植了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我今年70歲了,兒子媳婦常年在外務工,家裏的4畝多地一直無力耕種,雜草叢生,一天天看著幾畝荒地心裏也是著實的揪心,這下好了,村裏將我們的土地流轉給農場耕種,每畝按照400元的補貼給我們,大家都很高興。”村民方貞武笑著說道。
“只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幾年來,蔣勇始終踐行自己一位“兵支書”的初心使命,用一名共產黨員的忠誠、乾淨、擔當描繪出了退役軍人的最美榜樣,清唱出了一名老兵的新風采。他先後榮獲黟縣優秀黨員、宏潭鄉優秀民兵等,佘溪村也先後被評為全省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黟縣優秀基層黨組織。(記者 吳敏 通訊員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