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走進世界記憶遺產——僑批」文化特色營在福建泉州僑批館開營,來自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吉爾吉斯斯坦、巴拿馬等國家約350名華裔青少年齊聚雲端,一起雲遊泉州僑批館,用一封僑批一個故事來領略屬於僑批的獨特魅力。
據悉,本期網上夏令營營期三天,除了讓海
外華裔青少年了解僑批中的家國故事外,還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帶領營員們動手製作僑批封,並結合父親節主題,讓營員們嘗試寫一封跨國家書。
「原來家書還可以附帶錢款,太有趣了」,來自菲律賓的營員施同學說。參與本次活動的營員,不僅有6-18周歲的華裔青少年,還有不少對僑批文化感興趣的華文教師。
僑批是海外華僑華人與國內眷屬的跨國兩地書,承載着老一輩海外僑胞艱難的創業史和濃厚的家國情懷,匯集厚重人文精神和豐富傳統文化內涵。「我們希望通過這次的活動,讓海外華裔青少年認識僑批,了解祖輩是怎樣通過僑批將養家餬口的錢寄回家鄉,讓他們探尋僑批背後所蘊含的家國情懷。」泉州市僑聯的許錦龍說。
僑批是旅居海外的僑胞寄送國內僑眷的書信與匯款的合稱,又稱「銀信」,是指近代以來海外華僑華人主要通過民間渠道寄給國內眷屬的家書(信)和匯款(銀)憑證的統稱,其基本特徵是銀、信合體,被盛讚為中國「20世紀的敦煌文書」。
泉州以僑鄉盛名,是僑批的主要富集地之一。2013年,僑批檔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名錄》,成為福建省首個入選世界文獻遺產的項目,一封封僑批不僅見證了華僑的海外奮鬥史,同時也是僑鄉歷史變遷的重要見證。(鄭成文 肖曉錦)
頂圖:泉州檔案館老師為營員們講述僑批中的家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