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歷程,特別是2012年以來這十年,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下,安徽從長三角的『旁聽生』變成了『插班生』再到『正式生』,在其中得到了很多發展機遇和政策紅利。」
8月25日,在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舉行的「安徽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上,安徽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陳軍指出,省委省政府牢牢把握「國之大者」,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堅持上海龍頭帶動,攜手蘇浙揚皖所長,「一盤棋」的意識牢固樹立,「同心圓」的成效更加彰顯,超千名幹部赴滬蘇浙跟班學習,近萬億合作項目在皖落地實施。
安徽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陳軍介紹有關並回答記者提問(孫軍/攝)
今年上半年,安徽經濟總量占長三角比重達到16.21%,分別比2018年和2020年同期提高2個和0.36個百分點。據介紹,安徽充分發揮創新活躍強勁、產業特色鮮明、生態資源良好以及內陸腹地廣闊等優勢,共同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推動三次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建設綠色美麗長三角,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
共建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
其中,在科技創新方面,安徽遵照習近平總書記「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給,支撐全國高質量發展」重要指示,聚力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共建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推動合肥、上海張江「兩心」同創,加快推進19項科技創新聯合攻關項目,中國科大聯合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等單位成功研製「祖沖之二號」「九章二號」量子計算原型機。
安徽實施科技創新「栽樹工程」,高水平打造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五大研究院,佈局建設12個大科學裝置,構建世界一流大科學裝置集群,謀劃建設「科大矽谷」等一批新型研發機構,12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區域創新能力連續10年穩居全國第一方陣。
據統計,2022年上半年,安徽省技術合同成交額750.2億元,增長25.6%,發明專利授權量1.29萬件,增長12.6%,實用新型專利授權量5.9萬件,增長23.3%。
新聞發佈會現場(孫軍/攝)
推進三次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
同時,安徽開展三次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行動計劃。科技強農、機械強農、製造業提質擴量增效、服務業鍛長補短全面推進,2022年夏糧產量居全國第3位,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速均居長三角第1位。
安徽聚焦十大新興產業推進「雙招雙引」,上半年滬蘇浙在皖投資在建億元以上項目3058個,實際到位資金5243.8億元、增長23.1%,佔全省比重57.4%、同比提高1.8個百分點。安徽着力打造產業合作載體,提質升級皖北集聚區「6+2+N」產業承接平台,牽頭壯大G60科創走廊5個產業聯盟和6個示範園區,首批18個省際產業合作園區建設取得實質性成效。
長江大保護「十年禁漁」
安徽協同推進跨界水體保護,加快新安江—千島湖生態保護補償試驗區建設,新安江水質優良比例持續保持100%。共抓,開展「十年禁漁」跨區域聯合執法,長江流域水質優良比例提高到87.5%,生物多樣性加快恢復,野生江豚群嬉景觀再現。
安徽大力構築長江、淮河、江淮運河、新安江四條生態廊道和皖西、皖南兩大生態屏障,深化新一輪林長制改革,加快實施「五大森林」行動,上半年完成人工造林14.2萬畝,封山育林21萬畝,農田防護林網建設50萬畝。建成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256個、新創建110個。六安市兆瓦級氫能綜合利用示範站順利投運,首次實現我國兆瓦級制氫—儲氫—氫能發電全鏈條技術貫通,為能源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新樣板。
省政府透明指數位居全國第3
此外,安徽推深做實「一改兩為五做到」,省級政府透明指數位居全國第3,營商環境全面優化。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牽頭成立長三角、中部地區國際商會聯盟,合肥中歐班列累計發運超過2500列。
安徽與滬蘇浙共同組建長三角自貿試驗區聯盟,深化各片區戰略合作,上半年自貿區進出口總額增長28.5%。該省積極對接上海金融資源,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皖企16家,位居全國第7,設立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合肥、皖北(蚌埠)、皖南(黃山)、皖西南(安慶)4個分中心。
在重大基礎設施方面,安徽與滬蘇浙加強互聯互通,「軌道上的長三角」跑出加速度。安徽高鐵運營總里程位居全國前列,長三角世界級港口群、機場群加快構建,合新高鐵、滁寧城際、合肥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蕪湖馬鞍山江海聯運樞紐等一批標誌性重大工程加快推進,引江濟淮世紀工程年內將實現江水北送。(記者 柏永 吳敏 孫軍)
頂圖:安徽省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取得實效發佈會,左起:安徽省委宣傳部新聞發佈處處長汪曄宇主持發佈會,省衛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高俊文,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陳軍,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席峰,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黃河清先後介紹有關情況,並且回答記者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