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中國—東盟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起步之年,也是開啟中國—東盟可持續發展合作年的第二年,作為中國—東盟重要的開放合作平台,中國—東盟博覽會持續推進各方在扶貧、環保、災害管理、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領域的交流合作,不斷完善合作機制,挖掘合作潛能,使綠色發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有力地促進中國—東盟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提質升級。
搭建綠色舞台 暢通合作機制
在歷屆東博會上,數字經濟、智能製造、新能源技術與設備、節能環保等領域的「黑科技」吸睛不斷;中國—東盟生態環境合作成果、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及資源化利用、環境監測與檢測等領域合作的創新技術及應用案例引人注目。
一直以來,東博會重視可持續發展領域合作,連續多年設置智慧能源和電力展、環保合作展區。2018年,「廣西國際環保技術轉移中心暨產業服務基地」在第15屆東博會先進技術展科技項目推介會上舉行首批合作項目現場簽約儀式,加快環保專業人才及先進技術引進,推動環保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實現產業化推廣。
隨着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環保理念深入人心,東博會暢通多層次的綠色合作機制,每年均設置綠色建材展區,還配套舉辦建築材料專場採購對接會。在第16屆東博會建築材料專場採購對接會上,來自老撾的Pollard Windows公司成功採購江西某鋁業公司的鋁合金門窗,達成意向成交額20萬美元;廣東保儷萊塗料科技有限公司也與泰國、越南等國家的意向客戶簽訂了2000萬元人民幣的合作項目。第17屆東博會舉辦了中國—越南機械建材行業雲上對接會,取得了諸多突破。
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海洋可持續發展是中國與東盟國家共同面臨的緊迫任務之一。第13屆東博會上,中國—東盟氣象合作論壇應運而生,論壇上中國和東盟國家領導人一致同意通過《中國—東盟國家氣象合作南寧倡議》。在第18屆東博會上,第六屆中國氣象裝備與服務展首次發佈了中國—東盟氣象發展指數。該指數正式面向全球發佈首期核心成果,其中包括中國—東盟氣象現代化標準體系,以及《2021中國—東盟氣象發展指數報告(老撾篇)》。
可持續發展迎新機
自辦會以來,東博會平台作用越來越突出,中國—東盟可持續發展合作如今已碩果纍纍。目前,中國—東盟環境合作論壇已成功舉辦10屆,雙方合作機制不斷完善,中國—東盟環境保護合作中心已成長為雙方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實施活動的主要載體。
作為中國—東盟環境保護合作行動計劃的旗艦項目,「綠色使者計劃」已開展30餘場活動,建設中國—東盟環境合作信息共享平台和建立生態友好城市發展夥伴關係。中國—東盟社會發展與減貧論壇迄今已舉辦了16屆,在論壇的推動作用下,合作領域已從傳統的農業水利、修橋築路、人員培訓、醫療服務,拓展到經貿旅遊、綠色能源、文化扶貧、貧困監測評估、環境治理等諸多領域。
當前,全球正在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加速興起,能源體系正向低碳化、智能化、多元化、多極化方向加速轉型推進。第19屆東博會將展示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節能降碳、低碳技術,清潔能源應用、儲能技術、碳捕集利用(CCUS)、碳匯與生態建設、碳市場服務等主流前沿技術服務。(徐玉瑩 韋天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