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甘肃 > 中华大地

甘肅定西:繪製振興藍圖打造「花園村莊」

2022-12-02
来源:香港商報網

    下好村莊規劃編制的先手棋,為鄉村振興繪好藍圖做引領。一張規劃編製圖紙的背後,是一個個鄉村舊貌換新顏的發展變化。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巉口鎮趙家鋪村的新舊變化,就是村莊規劃編制改變鄉村歷史的一個例證。

    在趙家鋪村人的眼中,趙家鋪翻天覆地的變化始於路,而路是趙家鋪村莊規劃編制的第一步。

    說起以前的路,趙家鋪人直搖頭。趙家鋪村距鎮區僅有7公里。這7公里的路程,卻讓趙家鋪人到鎮區經歷艱難,吃盡苦頭,一輛新買的電動車,村民們開着到巉口鎮趕集,不到一年時間就零件散落,輪胎破損;穿村而過的村道,更是讓趙家鋪人頭疼。路上布滿坑窪,拉砂石的大車一過,三分之一的砂石便被顛出來,壓在車輪下的石子彈起來,砸破路邊房子的門和玻璃。晴天的時候,人們做飯和吃飯的時候一定要關嚴門閉緊窗,防止塵土落到鍋碗裡;雨天的時候,經過車輛前車給後車的前擋濺滿泥巴,每走幾分鐘就要停車擦前擋,一路上,一排車輛均勻的停在路邊擦泥巴,生氣的司機將泥巴摔得滿牆滿樹,甚至摔進了路邊人家的院子裡……

    2019年,根據規劃編製圖巉口鎮用一條平坦的泊油路將坑窪的土路永遠地封存在了歷史中。

    今年91歲的古聚德老人現在每天早中晚都要拄着拐杖,在村上走一走。路邊整齊穩固的護坡、筆直挺立的綠化樹木花草和均勻分布的路燈,讓他心生愜意。幾千米的村道,古聚德走了將近一個世紀。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時代的變化,「小時候,連黑面饃饃都吃不上,人們住着爛窯尕房土窩窩,村上的路有一段沒一段;現在想吃肉就吃肉,住着一磚到底的亮清房子,走着又平又寬的路,生活跟城裡一樣,好得很!」

    路通人心,再賦新辭;環境變化,精氣神搞。

    如今美麗宜居的環境總能激起魏建唐對以前人居環境的回憶:她家的院子外牆,經歷了「三重變」,她剛剛嫁過來的時候,院牆是低矮的土牆,風吹日曬雨淋,牆皮脫落嚴重;因為鹼性大,牆根腐蝕嚴重。後來院牆塌了,魏建唐和丈夫咬牙借了錢用磚砌牆,抹上了粗沙水泥,灰色的牆體單調乏味。

    魏建唐記得,那時候走出自己的院門,是一條很爛的土路,僅能容得下一輛架子車通行;下雨的時候,巷道變成了水溝。她家的廁所就在水溝對面,搭着一塊長條木板戰戰兢兢地去上廁所。廁所不遠處就是電線杆,電工抄電錶的時候,滿腳泥水,滑得半天爬不到電杆上……

    村莊規劃編制中,人居環境是核心要素。

    趙家鋪有6個自然村,因地制宜規劃編制,根據不同的地域特色,設計相應的風格。趙家鋪的人居環境整治是從院牆開始的。巉口鎮副鎮長師乙雯分管全鎮的村莊規劃編制,又是趙家鋪村的駐村負責任人,他主持設計了趙家鋪村的牆繪和巷道整治。

    魏建唐所在的甘溝社屋頂多半是青藍色的琉璃瓦,因此對應了白色牆體 下面是一個花園,家家門前種上了牡丹花和非洲菊,從春到秋,花開似錦香滿徑。水泥硬化的巷道像一條線一樣,串聯起一座又一座的小花園。以前房前屋後破爛陳舊的趙家鋪,變成了現在的「花園村莊」。

    新牆新生活,畫中有乾坤。

    2020年, 楊國勝和張小蘭他們將家裡的土坯房推倒,蓋起了兩層小洋樓。問及蓋房的資金,他們毫不諱言,是在村里設施蔬菜大棚里務工所得。

    在趙家鋪村的規劃編制中,產業是重頭戲。

    關川河穿村而過,為趙家鋪村帶來了平坦肥沃的川河地。很長時間,大小不等的垃圾坑和亂柴堆占據着川河台地。師乙雯在規劃中,將河川地全部還給農業,建起設施農業基地和原原薯種育苗基地,同時發展高原夏菜產業。

    張小蘭就在設施蔬菜大棚里務工,月收入3000元;丈夫楊國勝則在蔬菜大棚旁邊的奶牛場當技術工人,一天的收入就達到300元。

    物質增長,文化豐富。

    位於張灣社的體育休閒公園是趙家鋪村的一處愜意的去處。塑膠籃球場、七彩走廊、生態步道,圍牆上繪着山水畫、寫着《誡子訓》。清晨和傍晚,人們漫步其中,休閒自然。三年前,這裡是一個亂堆柴草的打麥場,村民們隨手丟垃圾,隨地大小便,髒亂差,臭丑羞。在規劃圖上,師乙雯將打麥場重點圈出來,經過和村民座談反覆徵求意見,一座體育廣場畫在藍圖上落在趙家鋪。

    一次規劃編制,帶來一場翻天覆地的鄉村之變,隔開無數個新舊「趙家鋪」,讓定西在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上建設美麗富裕文明的新農村。 (記者 寇剛 通訊員 張虎強)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