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南召縣崔莊鄉,有一座比紅旗渠早十年建成的 「米糧渠」,當地幹部群眾自力更生,自強不息,艱苦奮鬥,戰天鬥地,把原來旱不能澆、澇不能排的「薄地川」變「米糧川」,群眾自給自足吃上了白米飯,解決了貧困和饑荒,功在當代,澤被後人。
南召縣崔莊鄉荊子河村航拍金秋圖
65年前,這裏全是靠天吃飯的旱地。薄土地上冬秋種小麥、大麥、豌豆,田地缺水澆灌,不能種植水稻。崔莊鄉荊子河村人均只有半畝多地,家家勉強度日無餘糧。
那時,這個村是遠近有名的「薄地川」,兩個自然村分別取名叫上薄地川、下薄地川,可見當地當時的貧寒景象。上世紀50年代隨着農村合作化的實施,人民公社興修水利逐漸興起。1956年初冬,荊子河農業高級合作社成立不久,時任青山崖鄉黨委副書記的張金應來到崔莊鄉荊子河村蹲點調研。
南召縣崔莊鄉荊子河地域50年代建成的引水渠一角
張金應在荊子河農業合作社領導班子楊慶燕、呂春府、楊榮坤等同志陪同下,認真查看實情,走遍了了荊子河及周邊村的溝溝岔岔,走訪了村子裏的家家戶戶。在掌握實情基礎上,他大膽提出:「西借古路河水、東引荊子河水到荊子河村,利用兩河之水變薄地川為米糧川的初步設想」。按照設想計劃修建四條引水渠、四個攔水壩和配套水閘、堰潭15座、水庫2個,主渠總長16里。這在當時沒有大型施工機械的條件下,工程量十分浩大。
鄉領導班子研究論證時,意見分歧很大,有的認為不僅工程量浩大,而且施工難度高,搞不好會勞民傷財。但在張金應的據理力爭下,勉強同意實施,爭取3-4年內完成。為便於工程組織領導、協調動員,特委派張金應全權負責修建水渠。
荊子河水利工程經層層動員後,1957春節過後轟轟烈烈的全面展開。在當時生產力極端落後的條件下,沒有任何機械設備,只能憑藉鐵杴、钁頭、釺子、鐮刀、麻繩、錘子、扁擔、土筐、獨輪車等簡單工具和群眾的雙手,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人拉肩抗的愚公移山精神戰天鬥地。
荊子河村群眾,除老弱病殘和孩子們外,幹部群眾一齊上陣。大家自帶乾糧、行李,趕着牛車、平車,拉着糧食、炊具、鐵鍬、钁頭、鋼釺,有的父子相伴,有的夫妻並肩,大家冒着嚴寒,踏着冰霜,戰鬥在遍地石頭的河溝里及黃土田野中。他們晨迎朝霞,暮伴星辰,有的手上結了老繭,有的震得手腕流血,都無怨無悔,在所不惜。
寒冬虎口震裂,夏日揮汗如雨,用螞蟻啃骨頭的精神,飲水大渠一米一米向前推進。從古路河引水渠中段,要經過約600米的花崗石山,然而大家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集思廣益。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以堅韌不不拔的毅力和恆心,一釺一錘鑿出渠道,讓清水得以暢通,澆灌到上、下薄地川及羊角嶺一帶。
以張金應為首的荊子河村幹部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古路河渠首堰壩施工,初春時節乍暖還寒,河水刺骨寒冷,沒有人願意下河寒水中幹活。張金應看到此情此景,二話不說,挽起褲腿,率先跳入河水之中幹了起來,大家見此情景都紛紛下水,齊心協力挖河、搬石頭。砌石堰壩,幹得熱火朝天。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勝利完成了渠首的建設任務。
作為荊子河區域水利工程的總指揮、總設計及協調策劃者,他把家也搬到施工指揮部,和妻子一起上工地。他不會騎車,全靠雙腳板每天走幾十公里的山路,走遍各個作業點指導,解決各類棘手事兒。白天奔波同甘苦,夜裏參加工地工程調度會,回住處後,總結和謀劃安排,常常通宵達旦,廢寢忘食。
在參加荊子河水利工程全體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四條大渠先後於1958春季逐步由上而下通水,群眾用渠水澆麥和試改水田插秧。這喜訊大大鼓舞了廣大民眾的鬥志,工程緊要時刻,公社還從其他村子抽調人力來支援荊子河水利工程。
原南召縣青山崖鄉黨委副書記張金應50年代照片
荊子河新建水利工程經1959年全面完善、配套補齊,這項造福當地千秋後代的水利工程勝利完成。荊子河幹部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戰天鬥地的氣慨,實現了把「薄地川」變成米糧川」的歷史跨越。
1959年夏季大旱,幾個月未下雨,河道無水,秋季大多鄉村絕收,荊子河村得益於水利工程啟用,獲得半收。三年自然災害困難時期,荊子河區域又得益於水利工程,獲得較好收成。沒有一個餓死、凍死、逃荒要飯的悲劇發生。水稻產量由過去200斤提高到600到800斤,向國家貢獻的好糧逐年增加。
當年修建的荊子河水利工程,經歷一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洗禮,雖略有修補,但依舊總體完好,造福一代又一代群眾。荊子河村民發自內心的感念「送米人」的張金應。87歲荊子河村老黨支書楊榮坤深有感觸地說:「感謝張金應,要不是他是帶領大家挖大渠、修堰潭,讓『薄地川』變成了『米糧川』;感謝黨的好惠民政策,讓我們過上幸福新生活。」
征途漫漫,惟有奮鬥;絢麗出彩,路在前方。經過多年努力,南召縣崔莊鄉荊子河村擺脫貧困桎梏,邁上全面小康的新生活。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荊子河村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將勇立時代潮頭,譜寫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王皓萍 廖濤 張金鼎 石為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