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遼寧 > 商報專稿

瀋陽·中關村:為創新創業打造「築夢空間」

2022-12-16
來源:香港商報網

    說起北京的中關村,很多人把它作為中國創新發展的一面旗幟,而從2020年起,在新一輪東北振興和京瀋對口合作的背景下,瀋陽鐵西區也有了一個中關村。歷經近三年的成長發展,如今的瀋陽·中關村,正在按照「一中心、一基地、一園區、多組團」的發展路徑,構建「中心孵化、基地加速、園區產業化、多組團輻射」的科技創新體系,為創業者打造「築夢空間」,讓好企業在瀋陽「開花結果」。

    聚焦科技創新 打造高標準「西」引力平台

    瀋陽·中關村信息穀公司總經理史玉珠介紹,2020年1月17日,瀋陽·中關村智能製造創新中心啟動運營,如今,「一中心」已成為瀋陽·中關村項目的頂層設計中心、創新要素集聚中心和創新成果展示中心。

    2020年7月,鐵西區高標準規劃了14.2平方公里的「瀋陽·中關村科技創新基地」,目前正按照市政府批覆的控制性規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一基地」核心區5平方公里,擬發展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生物醫藥三大產業。

2 (4).jpg

    同時,中德園內規劃了5平方公里的「瀋陽·中關村科技園」。「一園區」將為三大產業發展壯大提供產業化空間,全力打造政策最優、生態最美、科技要素最多的協同創新示範區。

    而「多組團」則是指跨時空打造多個中關村科創領地,讓中關村的創新體系服務到更多的科技項目和團隊。目前正在裝修改造的服務業大廈將於年底前交付使用,繼續孵化培育科技創新型項目。

    厚植創新土壤 構建「瀋陽化」創新生態體系

    兩年多來,瀋陽·中關村圍繞「複製中關村模式,打造創新生態,厚植創新土壤,培育創新種子」的工作思路,積極構建適宜瀋陽的類中關村創新生態系統,充分連結京瀋兩地優質要素,搭建創新資源整合平台,創新成效初顯。截至目前,已舉辦雙創活動200餘場,服務企業2500餘家,連結京瀋兩地科技服務機構60餘家;與北京農信互聯、波蘭QT SWISS、法國源訊等123家企業簽約,其中遼股交掛牌企業11家,國高新企業15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6家。2021年6月,瀋陽·中關村被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四部委評為「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的產業轉型升級示範項目」。

    瀋陽·中關村致力於厚植創新土壤,精準對接資源,定期舉辦京瀋對接和政企交流活動。目前,京瀋匯——企業成長訓練營已舉辦23期,參與企業1000餘家,成為企業成長的加油站、助推器;京瀋匯—項目路演吧已舉辦35期,服務有融資需求的企業200餘家,推動魔術師、新嘉合等11家企業在遼股交掛牌,為新嘉合、乾承機械等企業解決融資近千萬元;北京中關村科技項目線上推介會已舉辦29期,對接125個項目,正在推動中國能建氫能源、中農富源生物科技等項目合作落地。

3 (3).jpg

    提升服務效能 打通服務企業「最後一米」

    在瀋陽·中關村雨林空間孵化器,創新創業者們可以享受到固定辦公工位、靈活多變的移動工位、設施齊備的會議室,滿足創業團隊會議、交流、展覽展示、項目路演等工作需求,打造共享、開放的聯合辦公環境。還有專職運營服務人員為初創團隊提供一站式的標準服務,降低創業成本。

    為打通服務企業的「最後一米」,瀋陽·中關村建立了創新服務驛站,通過搭建「企業綜合服務」「科技金融服務」「產業協同服務」「人力資源服務」「知識產權服務」和「政務綜合服務」等六大創新服務平台,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一站式管家式服務。聯合檢察院、營商環境等部門建立現場辦公機制,上門為企業提供法律諮詢和證照辦理服務。瀋陽·中關村微信公眾號還推出「政策直通車」專欄,持續為企業推送精準政策信息。目前,已成功推動數字力量、眾勱科技等26家企業成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沃尼德、翔逸科技等15家企業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為培育老字號轉型新動能,瀋陽·中關村搭建了智能製造服務平台,為本地裝備製造企業提供專業化、全鏈條、一站式整體解決方案,助力傳統製造向智能製造轉變。

    今後,瀋陽·中關村項目將繼續以服務雙創主體為使命,以提高服務能力為核心,以提供有價值的服務為目標,不斷完善創新服務平台功能,持續營造創新氛圍,廣泛連結創新要素,構建富有吸引力的創新生態系統,橫向輻射京瀋兩地好企業。(王藝橋)

[責任編輯:郭昕玥 ]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