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活動預計有多少群眾受益,有可持續性嗎?」「社區的青工群體比較多,能否為他們開設一些服務項目?」近日,深圳龍華區民治街道召開2023年第一批社區民生微實事評審工作會議。會上,街道相關負責人、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項目評審專家等組成「評審團」,對第一批157個項目的合理性等進行充分討論,提出改進、完善建議,讓項目在落地實施時能真正惠民利民。
記者了解到,民治街道民生微實事領導小組於今年初啟動2023年民生微實事問需工作,統籌街道各職能部門和14個社區工作站,通過入戶走訪、定點宣傳、問需座談、微信動員等線上線下多形式收集民需。此次第一批社區民生微實事共157個項目,集中「民生七有」領域及市民群眾持續關注的問題,既反映市民民生基本保障的提升要求,同時也反映民治居民的高質量民生需要。比如北站社區的全民健身、園藝療愈、精準服務關愛計劃等項目覆蓋多類人群,體現社區關懷的深度和廣度;民強社區的社區青年服務團項目,提出要發揮社區青年公寓多、青年集聚的特點,吸引青年走進社區、參與社區治理;紅山社區圍繞紅色商圈做文章,為企業和居民牽線搭橋,開展便民助企市集……
「這個項目挺好的,但還可以進一步深挖,爭取打造成品牌。」「這個項目是否有持續性?」評審會現場,各界代表認真聽取民生微實事項目的具體情況,對項目可行性、惠民性以及預算金額、實施方案認真討論研究。聽到好的項目,代表們不吝點讚,聽到尚有改善空間的項目則真誠提出意見。代表們認為,民生微實事首先要比較強的可操作性,便於落地。其次,要具備一定的可持續性,同時儘量結合民治特色,打造出品牌。
民治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民生無小事,解決和辦好民生微實事,也是推動民治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各社區高質量落實推進好民生微實事,提煉社區特色,用好陣地資源,打造民生微實事品牌。同時,要到一線行走,發現不足,做好兜底性服務,如民治轄區一些城中村基礎配套設施存在缺失老舊的情況,通過民生微實事改善提升,讓居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記者 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