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漢都市圈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正式印發。
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副會長、長江經濟帶智庫聯盟秘書長秦尊文表示,方案是武漢都市圈未來三年發展的行動指南,有利於推動武漢都市圈同城一體化發展。同時,該方案也和湖北省「十四五」發展目標高度吻合,是在落實湖北省「十四五」規劃綱要,有利於推動湖北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成勢見效。
方案指出,武鄂黃黃打造武漢都市圈核心區,孝感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節點城市,咸寧打造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仙桃、天門、潛江建設四化同步發展示範區取得明顯成效。聚焦光電子信息、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高端裝備、生命健康、北斗等優勢產業,推動優勢產業協同聯動,提升中心城市經濟密度。促進武漢市一般製造業向周邊城市有序轉移,逐步形成主鏈在武漢、配套在都市圈,融資在武漢、投資在都市圈的一體化產業發展格局。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着力增強口岸功能、貿易功能、開放功能,高水平推進自貿試驗區、綜保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全面推進武漢都市圈通關一體化,進一步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
到2025年,武漢都市圈力爭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萬億元,年均增長6.5%左右,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2萬元,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8%。「123綜合交通網」(武漢都市圈1小時通勤、長江中游城市群2小時通達、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全面形成。基本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湖北東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創新要素高度集聚,研發投入強度、創新策源能力走在全國前列,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重要突破,全域創新創業生態持續優化。教育、社會保險、全民健身、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人民共享便捷、均等、標準的基本公共服務。
根據《武漢都市圈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武漢都市圈將創新共建機制,建設八大跨界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推動都市圈城市臨界與毗鄰地區優先發展、快速發展。(記者 吳超群 陳子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