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鐵畫鍛制技藝和黃梅戲都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月28晚,由安徽省蕪湖市藝術劇院以蕪湖鐵畫為背景創排的大型原創黃梅戲《鐵畫情緣》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中劇場唱響,為首都觀眾送上一場原汁原味的安徽地方戲劇。
《鐵畫情緣》講述了湯天池從默默無聞的打鐵匠成為一代鐵畫大師的坎坷經歷,謳歌了湯天池不畏艱難,勤學苦練,醉心於鐵畫技藝的傳奇故事和奮鬥精神,其個人情感隨着鐵畫發展成就了美滿姻緣。起源於宋代的鐵畫鍛制是蕪湖地方傳統手工技藝,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該劇不僅展示了鐵畫的誕生和發展歷程,歌頌了湯天池勇於創新的工匠精神,還融入了很多地方元素,展現了江南蕪湖的風土人情,可稱作是一張流動的蕪湖城市名片。
編劇王新紀是北京京劇院國家一級編劇,其作品曾榮獲曹禺劇本文學獎、文華劇作獎、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優秀劇本獎、北京市文學藝術獎,由他擔任編劇的劇目曾榮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電視飛天獎、金鷹獎等各類獎項,戲劇代表作有《北京人》《正紅旗下》《茶館》等;導演解禮民是上影創作中心編劇、導演,曾榮獲「全國戲劇文化獎」金獎導演,代表作有2007年央視春晚舞蹈《小城雨巷》、舞劇《大北川》等;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黃新德任傳統指導,他不僅是安徽省「四個一批」拔尖人才,還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梅花獎」「文華獎」「白玉蘭獎」獲得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代表作有《龍女》《徽商情緣》《生死擂》《牆頭馬上》《長恨歌》等,是當代黃梅戲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們三位均為蕪湖人。
兩項國家級非遺交相輝映
擔任作曲和音樂總監的陳華慶,從事黃梅戲音樂創作四十餘年,是中國再芬黃梅傳承委員會委員,代表作有《寂寞漢卿》《大清名相》《鄧稼先》等;擔任舞美設計的高強是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師,安徽省首批「六個一批」拔尖人才,作品多次參加中國油畫展、中國舞台美術作品展和安徽省美展,多次榮獲國家優秀獎和省美展一等獎。
這些安徽籍藝術精英,帶着多年的藝術積累和深厚情感,傾力打造了這部非遺大戲,以黃梅戲為藝術載體講述盪氣迴腸的蕪湖鐵畫故事,使黃梅戲與鐵畫鍛制技藝兩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交相輝映。
《鐵畫情緣》公演後,成功入選了安徽省委宣傳部、省文旅廳主辦的「喜迎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安徽省優秀舞台藝術作品展演活動,獲得觀眾和社會各界稱讚。「中國好人」、全國勞動模範馬本萱觀劇後感言:「蕪湖鐵畫技藝體現了中國工匠精神,看了這部劇,我作為一名勞動者,更要努力在自己崗位上發揚工匠精神,為強國富民、為祖國發展作出貢獻」。
《鐵畫情緣》全劇人物塑造有血有肉,演員表演精彩紛呈。三位主演均畢業於安徽省黃梅戲專業院校,湯天池的扮演者徐葉保是安徽省戲劇家協會會員,第五屆「中華頌」全國小戲小品大展金獎優秀演員,曾在黃梅戲《天仙配》《女駙馬》、《嚴鳳英》及安徽省「五個一」工程獎黃梅戲《斛雷》等劇目中飾演主要角色;蕭鳳英的扮演者吳朝霞是國家二級演員,主演花旦行當,是安徽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外聘專家,榮獲安徽省第四屆「曲藝節」個人表演二等獎;黃鳳英的扮演者周潔群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國家二級演員,曾獲黃梅戲嚴鳳英大賽表演獎、全國推新人大賽十佳新人獎等。此次他們在《鐵畫情緣》中的精彩演繹,不僅為廣大觀眾呈現了生動的藝術形象,也為自己藝術生涯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頁。
蕪湖市藝術劇院藝術總監、該劇傳統指導黃新德表示,《鐵畫情緣》在傳承黃梅戲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發展,呈現出較高的藝術水準,真實地反映了清朝初期江南老百姓的生活情景,劇情很吸引人,很有感染力。
《鐵畫情緣》進京演出是積極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堅定文化自信,踐行戲曲創新的生動實踐,是傳承和弘揚國家級非遺的文化自覺。此舉旨在充分展示兩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融合創新,讓更多的人了解蕪湖鐵畫歷史,認識蕪湖鐵畫,不僅講好蕪湖故事、安徽故事,更是講好中國故事。(記者 柏永 蕪湖市委宣傳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