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擁有嶺南園林獨特景致的廣州松園因成為中外領導人會晤地點受到關注。為什麼領導人會晤選擇這裏?廣州松園賓館有何「玄機」? 日前,曾參與松園賓館改建設計工作的聯合國國際生態生命安全科學院院士、中國院副院長、南粵工匠、廣州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王河教授接受了媒體採訪。
嶺南園林佳作,東方文化大集成
松園賓館坐落於廣州白雲山麓,南湖之濱,有着50多年歷史。據松園賓館所記,葉劍英同志和鄧小平同志1977年南方之行,就是由廣東松園賓館前身廣東省委第六賓館接待。
松園賓館。(受訪者供圖)
「松園賓館是一件現代嶺南建築佳作,選擇這個地方也代表了東文文化精髓,向外國領導人做集中展示。」王河告訴記者,他曾於2005年就主持賓館的改建設計工作,從方案設計、投標中標,到後期的施工圖設計,全程高標準地完成。新建築莊重大方、高雅實用,既體現中華民族的文化和嶺南建築文化特色的交融,又與整個白雲山的環境相協調。以一號樓為主體,建築錯落有致,主次分明,滿足黨和國家領導人在粵舉行會議、聽取報告、安排國事接見、國宴接待等重大的國務活動,以及滿足廣東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會議、接待等正常業務要求。
松園賓館內建築。(受訪者供圖)
據悉,嶺南園林是中國傳統造園藝術的三大流派之一,王河對嶺南建築文化的研究成果豐碩,先後出版了《中國嶺南建築文化源流》《嶺南建築學派》《嶺南建築新語》《嶺南傳統建築技藝》、正在出版《漢字建築學》等多本著作。王河在建築設計中堅持探索嶺南建築的傳統韻味和時代特徵,經他設計的松園賓館是嶺南園林的代表作。賓館建築採用傳統古建瓦當瓦脊,以綠藍的釉色為「松園風光」的專用色,有別於傳統的黃綠釉色,令其風格與大自然更加和諧,而藝術神韻採用嶺南漢代陶屋民居的遺風,體現了嶺南建築文化的源遠流長。
俯瞰圖。(受訪者供圖)
王河認為,兼容性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特徵,表現在建築風格上,就是要善於吸收海外文化,令東西方文化交匯碰撞,走出自己的路。松園賓館傳承「行商庭院」建築松透、恬靜、圓潤的採光通風特色,與嶺南傳統漢陶屋民居遺風雄偉、沉厚、悠遠、神奇的意匠相融合,通過嶺南建築的「活態空間」設計方法,運用了正方形的漢烏堡式陶屋與圓形的嶺南客家圍屋的造型,打造出天圓地方的設計理念。
整體佈局。(受訪者供圖)
松園賓館採用中國傳統建築中與自然對話、天人合一的思路進行規劃佈置,以嶺南自由式庭院空間佈局將傳統的明堂式和四合院式串聯起來,建築三面環繞,勢態均衡,庭院中心沒有建築,外實內虛。左、中、右三路前後串聯,中路為主入口,設一主大堂,與前庭院、內庭院貫通。前為明堂水,內庭院為自然生態的嶺南庭院,符合「四水歸堂」的傳統佈局形式。
造就人、林、花、果共生的生態文明「樣本」
松園賓館曾獲聯合國人類居住區中心頒發的「2000年全國優秀住宅社區環境特別金獎」、2006年住建部中國建築文化中心頒發的「中國建築文化獎」、2006年「廣州市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2010年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銀獎、2017年獲「當代嶺南建築及文化創新建設」廣東省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科技創新專項一等獎等多項殊榮。
松園園林。(受訪者供圖)
王河介紹,松園賓館在整體佈局上借鑑了漢字建築學建築組團的中軸線佈局和院落空間組合手法,結合地形,將一號樓佈置在場地中央的中軸線上。中軸線上還佈置了其他點景建築,形成一個由松園牌坊、噴泉花園、草坪湖面、一號樓、後花園、德頤四水歸堂組成的軸線序列空間。這個軸線序列空間,借鑑了中國都城傳統的中軸佈局手法,又適應了東西開闊,南北狹長的地形,塑造了居中為尊,東西廂拱照的鮮明的民族特色建築形象。設計中吸取了中國傳統古典建築氣勢恢弘、博大精深的造型特點,使建築體現出氣勢非凡的「松園風光」風範。
王河提倡綠色環保的建築材料、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和全生命周期的發展理念,在其規劃設計、城市設計、建築設計中都貫徹着符合生態生命科學院所追求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松園賓館綠化覆蓋率超過80%,是一座天然氧吧,其空氣清新,沁人心脾。春日的松園賓館裏禾雀花、杜鵑花、紫鳶花競相綻放,展現廣州花城之風采,環境的優美、人與自然的和諧,造就了一個人、林、花、果共生的生態文明「樣本」。
「松園賓館是構建國家漢字建築學、嶺南建築學派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以及對外講好中國故事的一個活例子、好例子。」王河說道。(記者 徐紅)
頂圖:松園賓館。(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