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陽是首都國際交往的重要窗口,國際化是朝陽最靚麗的「金名片」。11月6日下午,主題為「開放朝陽、共享未來」的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朝陽區招商推介會在上海隆重舉辦。朝陽區相關職能部門及50餘家國內外重點企業共聚一堂,共話朝陽機遇,共享「進博」時刻。
高水平開放助力發展新格局 國際朝陽再添「科技范兒」
近年來,朝陽區積極落實重點領域開放政策,加速聚集國際高端要素,深度嵌入全球分工體系,國際化成為朝陽區塑造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的突出優勢。目前,朝陽區聚集了全市99%的外國駐華使館、全市90%的國際傳媒機構、80%的國際組織和國際商會、70%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70%的外資金融機構、50%的外籍人口。第一、第二、第三,以及正在建設的第四使館區都在朝陽。朝陽區還擁有國際一流的商務中心區,雲集三大世界評級機構、8家世界十大諮詢公司、9家世界十大律師事務所,集中了亞投行總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一批國際金融組織駐華機構,匯聚了施耐德、ABB等152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
自2020年9月底被納入自貿試驗區國際商務服務片區後,朝陽區構建起「5+3+N」對外開放政策措施體系,狠抓制度創新、項目落地,聚力提升「兩區」開放能級。三年來,積極推進金融、數字經濟、專業服務等重點產業領域的擴大開放與先行先試,努力構築首都改革開放新高地。目前,「兩區」已累計完成入庫項目2160個,預計投入資金共3714.79億元。已落地項目1238個,預計投入資金2741.65億元。
作為北京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主承載區,朝陽區聚焦品質高、元素多、國際化消費的突出特色,構建了「一縱一橫一核」商業版圖。作為首都的經濟大區,朝陽加速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商務中心區、金融開放前沿區、數字經濟核心區、文化創新引領區。今年前三季度,朝陽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達5985.5億元,同比增長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區級財政收入總量均位居全市第一。
緊抓互聯網3.0機遇,朝陽區以國際創新資源高度集中的中關村朝陽園為重點區域,實施人工智能、集成電路、工業互聯網、網絡信息安全、空間地理信息產業集群提升行動,逐步形成「3+X」產業集群,努力從跟跑、並跑向領跑轉變。目前,朝陽區聚集了科研院所92家、國家重點實驗室28家、市級重點實驗室61家、國高新企業3874家,以及67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和23家獨角獸企業。
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傳承親商重商愛商傳統
營商環境是經營主體發展的活力之源,親商、重商、愛商,已經成為朝陽區的一貫傳統。近年來,朝陽區立足區域功能定位、產業特色和既有優勢,優化區域市場環境、企業服務環境、宜居環境,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建設標杆區。在北京市對各區營商環境的評價中,朝陽區連續五年蟬聯全市第一。
今年以來,朝陽區在原有以商務服務、金融、高新技術、文化為核心的產業體系上,修訂形成「1+7」產業政策體系,全力支持駐區企業做大做強。《朝陽區招商引資服務機構獎勵辦法》《朝陽區促進商務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朝陽區支持金融業發展的若干措施》《朝陽區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等一系列「含金量」十足的措施先後發佈,「真金白銀」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
有「硬舉措」,也需「暖服務」。聚焦企業群眾所思所盼,朝陽區打造出高效便捷的企業服務環境。
制定實施「鳳凰計劃」人才認定支持政策,吸引近千名海內外高層次優秀人才;推出「鳳凰人才卡」,為人才提供全鏈條精細化服務;設立8個國際人才一站式服務站點,70項服務事項可一站受理,率先實現外國人工作許可證、工作類居留許可證「兩證聯辦」……不斷完善的人才政策體系,營造出便利化人才發展環境,讓人才在朝陽留得住、幹得好。
優化重點產業功能佈局 「築巢引鳳」共謀發展
朝陽區是北京市中心城區中面積最大的區,擁有豐富的產業空間資源。全區商務樓宇、園區等各類空間體量約6400萬平方米,其中未來可承載產業落地的空間超1700萬平方米。按照「南部崛起、東部跨越、北部提升」的發展思路,朝陽逐步建立了以重點功能區為引領、錯位協同的發展格局。
位於朝陽區的北京CBD以佔北京市萬分之四的面積創造了超過全市4%的稅收,在全球商務區吸引力指數上,排名全球第七、亞洲第二、中國第一,形成了「國際總部+國際商務+國際金融」的產業體系。未來,CBD區域將陸續建成110萬平米的高品質寫字樓,釋放25萬平米商業配套空間。
主體部分位於望京、酒仙橋區域的中關村朝陽園,將着力培育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數字安全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集群,加快構建互聯網3.0等未來產業生態體系;金盞國際合作服務區將依託第四使館區,疊加「兩區」政策政策優勢,重點發展數字貿易、跨境消費等產業,是朝陽最具發展潛力的增長極;全國唯一一個國家級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國家文創實驗區是全市文化產業集聚度最高、最活躍的區域,打造了798、郎園、萊錦等百餘家各具特色的文化產業園區,吸引文化傳媒、數字內容、創意設計等領域企業不斷入駐。(記者 楊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