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萬年縣世界稻作文化公園,「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親筆題寫「野稻馴化,萬年之源」八個大字映入眼簾。公園以陶土文化、紀念石碑、雕塑造型、實體構築等多種藝術手法充分展現萬年稻作文化的悠久歷史。
在悠悠百萬年前,吊桶環遺址告訴我們這裏有古人類在此繁衍生息,穿越時空隧道,仿佛間村郭雞犬相聞。仙人洞·吊桶環遺址,曾出土了1.4萬年以前的野生稻及1.2萬年的栽培稻植矽石標本,這一重大考古發現,讓大源河畔,飄蕩出世界最早的稻香。
世界稻作文化公園
一萬年前,仙人洞遺址呈現的農耕稻作之光,文明璀璨。野稻馴化,燒土成器,刻符記事,萬年縣吸引全球的目光,成為了世界稻作文化發源地。
近年來,江西省萬年縣緊緊圍繞「打造世界稻作文化體驗地」目標,以農塑旅、以旅彰文,推進農業、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全面提升萬年稻作文化影響力、旅遊吸引力、產業競爭力,讓農文旅經濟成為萬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領域和關鍵增量,不斷擦亮稻之源的「萬年名片」。
仙人洞·吊桶環考古遺址
文以載旅 深耕稻作文化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毛澤東同誌在廬山寫下的這句話用在萬年縣也是恰如其分。在萬年縣的大源盆地,仙人洞遺址將世界稻作史提前了幾千年,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萬年縣也隨之被稱為「世界稻作文化發源地」。
萬年縣稻作文化,是中華悠久歷史文化中最獨特的存在,是鄱陽湖旅遊開發資源中的重要要素之一,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國農耕文明的重要窗口。萬年縣不光是把它當做歷史的一部分搞研究,而是以仙人洞·吊桶環遺址為核心,以考古挖掘現場為文化根基,打造仙人洞遺跡展示區,巧妙通過燈光漸變營造考古發掘稻作起源地的實時動態;在稻祖部落體驗區,設計了稻谷脫粒、漁獵歸來、飾品加工、陶器製作等模擬場景,栩栩如生再現一萬多年前古代人類的生活方式,成為農耕文明科普和研學基地。
據了解,萬年縣仙人洞遺址已聯合河南舞陽賈湖遺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湖南澧縣城頭山遺址、湖南道縣玉蟾巖遺址、廣西桂林甑皮巖遺址等五家史前栽培稻作遺址管理機構,在萬年縣共同發起成立「中華史前稻作文化遺址聯盟」,發布了聯盟章程,為推進史前稻作文化遺址公園申報工作奠定了基礎。
隨着全域旅遊時代的來臨,萬年縣整合仙人洞、神龍宮旅遊資源,依靠國道珠曹線,打造了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神農源風景名勝區。神農宮景區主要由喀斯特地貌的溶洞和地下河組成,該溶洞是亞洲最年輕的巖洞之一。洞中的鐘乳石質地純凈,色澤如玉,形態各異,蔚為壯觀,曾被中國地質科學院列為中國洞穴景觀評價一等獎。以仙人洞遺址和神龍宮景區為載體,神農源風景區致力打造稻作文化研學基地,以「沉浸式」體驗的稻作文化和地質文化的方式,傳播史前自然的奧秘、人類的農耕文明和萬年稻作文化。截至目前,神農源風景區已接待一萬多名各地學生前來研學。
各地研學團走進國家級神農源風景名勝區
傳承創新 農文旅融合發展
萬年縣高度重視稻作文化的保護、弘揚和傳承創新工作,擦亮稻作之源的「萬年名片」。引入了專業的有實力的團隊,策劃、規劃一批有影響力的農旅大項目,著力建設農耕文化歷史博覽園、休閑體驗園、健康養生谷,將農耕文明、稻作文化、健康養生相結合,助推稻作文化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使萬年縣真正成為世界稻作文化的體驗地。
據歷史文獻記載,水稻一直是萬年縣境內主要栽培作物。勞動人民在長期的水稻耕作實踐中,沉澱出了歌謠、節令、風俗、耕技等方面的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稻作文化習俗,全縣12個鄉鎮至今仍沿襲不衰。萬年縣深度挖掘各鄉鎮稻作文化習俗,創作花朝祈福、祭稻祖、迎夏禮等儀禮產品,舉辦「農民豐收節」「稻作文化研學」等系列活動,全力打響「世界稻作文化體驗地」旅遊品牌。
臘月裏打麻糍是萬年鄉村的傳統民俗
萬年縣通過承辦「栽培稻與稻作農業的起源」國際學術研討會、稻米產業綠色安全可持續發展等與稻作有關的國際會議,形成推介萬年稻作文化的重要平臺。先後開展了「黎明曙光稻作源流」進校園宣傳月活動、「稻作文化提升年」系列活動,舉辦二十四節氣禮俗活動,挖掘農耕民俗進行藝術再創作和節目策劃,將傳統的洗牛、咬春、祭祖等民俗一一再現。創編非遺民俗節目《耘禾歌》,連續兩年登上央視舞臺;配合拍攝《江西史話》《何以中國》等大型考古紀錄片和外宣視頻,向全國乃至世界積極推介萬年稻作文化、農耕文化。
萬年縣把農文旅融合作為弘揚稻作文化的重要舉措,依托稻作之源的品牌效應,深入挖掘古色稻作文化、金色貢米文化、白色珍珠文化、紅色革命文化、綠色生態文化「五色」文化,以「『五色』文化+」形式,設計一批富有文化內涵的文創產品,創作一批帶有文化印記的文旅產品,打造了非遺之旅等具有文化創意的研學路線,形成了神農源等一批具有地方風格特色的景點、特色消費圈和網紅打卡地。2022年,萬年縣規模以上文化產業企業32家,營業收入19億元。
以稻為媒,借稻揚名。跨越萬年時光,賡續稻香萬年。(記者 周萬里 萬柔 林琳 圖片 萬年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