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波普遇上塗鴉,深圳14歲小藝術家林泓宇創造的理想國——「暗房宇宙」呈現了一場虛擬與現實交錯的藝術世界。在這裏,有頭頂牛角的豬、大如虎的貓、做鬼臉的母與子,也有被電路板化的各種生物,讓人仿佛置身於賽博朋克版的《動物莊園》。
12月30日,以《暗房》為名的林泓宇個人作品展在深圳巢美術館開幕。正如展覽名「暗房」所揭示的那樣,小藝術家林泓宇嘗試以多種藝術形式來思考現代人身處「信息繭房」的種種困境,50多件作品帶領市民進入充滿驚喜的異想世界。
深圳小藝術家林泓宇畫展《暗房》開幕
據悉,該展覽由小燕畫院、巢美術館主辦,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協辦,卓銘達、黃旻聯合策展,將持續至2024年1月5日結束。
「在暗房中尋找光」是策展初衷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深圳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美術學碩士生導師吳上煒,南山留仙藝社會長張春天,小燕畫院創始人董建國等嘉賓出席了當天的展覽開幕式。
據了解,本次展覽策展時間長達兩年,展出的50多件作品,記錄了林泓宇繪畫生涯里的點點滴滴,藝術類型則涵蓋了油畫、版畫、插畫、中國畫、裝置、雕塑、逐幀動畫等多種形式。
談到展覽主題,策展人之一黃旻表示,「暗房」有兩層意思。一是反映了許多年輕人對當下社會現狀、學業壓力的一種心理感受;二是「在暗房中尋找光」,「這也是我們本次展覽的重要主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困境,藝術創作和做公益是林泓宇暗房裏的光,他想把這種力量傳達給所有人。」
記者在現場看到,許多作品都貫穿了林泓宇對「暗房」主題的思考。最直觀的是雕塑作品《城》,林泓宇用熱熔膠在一座城市的建築模型外面,包裹上一層又一層的絲網,寓意着現代人生活在各種各樣的「繭房」之中。油畫《房間的樓梯我找不到》來自他的夢境,用透視技法來表現各種縱橫交錯的樓梯,也是林泓宇某個階段的心境反映。
作品《房間的樓梯我找不到》
最引人注目的是系列塗鴉作品《來自暗房裏的生活》,帶有濃厚的波普藝術風格,粗輪廓線,單色、空心的抽象人、動物等圖案。林泓宇從這一組作品中抽取出各種各樣的形象,經過變形的小豬、蜜蜂、蟲子、小貓、充電線、sim卡……放大數倍製作成巨大的立牌,佈置在展廳的各個角落,獨特的「暗房宇宙」形成了一組標籤性極強的IP形象。
作品《來自暗房裏的生活》
在深圳大學教授吳上煒看來,「暗房」這一概念充滿了積極的心理暗示。「在沒有數碼的時代,所有菲林都要在暗房裏才能沖洗出來,才能綻放它的光芒。林泓宇的『暗房』,也是能孕育出多姿多彩世界的『暗房』。」
畫作義賣暖心助力社區公益
風格鮮明的塗鴉+波普畫風,讓當天來到畫展現場的市民身臨其境地成為一日「暗房宇宙」居民,以沉浸式的官感體驗消解現實與虛擬的界限。
觀眾觀展
「林泓宇的作品讓我大吃一驚。我在深圳大學教書30年,接觸過很多美術生,大多數作品都是模範的、規定的,而林泓宇的作品是開放的、多元的、跨界的、豐富的。」吳上煒告訴記者,給他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油畫作品,但最令他驚訝的是,各種當代藝術形式在林泓宇這裏都能打破藩籬,「沒有中外、古今之分,他把所有藝術形式都當成解決問題的工具。」
本次展覽策展人之一、小燕巢院長卓銘達則認為,林泓宇的畫作展現了可貴的思考。「面對AI、ChatGPT等日新月異的高科技,當代人的學習方式正發生巨大變化。而林泓宇的畫作中沒有風景、靜物、素描等AI可以完成的東西,而是充滿了思想的光芒,縝密、獨立、鋒芒、執拗。他最可貴的不僅僅是解決技術問題,而是保護他的思想、延伸他的思想、放大他的思想,在創作中調整、療愈、前進,用藝術構建出更多面的內心世界。」
小燕畫院創始人董建國特別留意到本次展覽的展陳。「從LOGO的設計、立牌、海報,到展覽的流線、節點、指引,都沿用了『暗房宇宙』這個核心IP,展陳也是作品的一部分。」而林泓宇不僅全程參與策展,還專為展覽設計了一系列衍生品,包括T恤、明信片、飛盤、帆布袋等展覽周邊。
林泓宇為展覽設計的衍生品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作品售賣所得將全部捐贈給南山區慈善會,以資助老、幼、婦、殘等需要幫扶的群體,為社區慈善賦能。當天的開幕式上,在南山區慈善會代表的見證下,林泓宇母親吳柔璇為公益授牌儀式簽名,助力愛心行動薪火相傳。(記者 王靜抒 主辦方供圖)
頂圖:《暗房——林泓宇個人作品展》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