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4月起,廣州地鐵發佈了行業內首個氣候行動報告後,在第55個世界地球日,廣州地鐵發佈了《2024軌道交通可持續發展報告——擁抱零碳,從願景到實踐,價值驅動的未來軌道交通 》(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從廣州地鐵綠色低碳的項目實踐出發,在「設計、施工、建管、運營、科研」地鐵建設全過程中,探索基於價值驅動的全生命周期綠色低碳軌道交通可持續發展實踐,對未來5至10年的軌道交通綠色營建提出廣州方案。
軌道交通行業首個全生命期低碳運作理念項目
據悉,廣州地鐵去年以來推動企業從單一建設業務向多元化服務轉型,在建設領域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其中,以「生態智慧零碳園區」理念打造的三號線東延段廣州新城停車場和維修運轉樓,採用了多項綜合技術,通過在屋面安裝太陽能光伏板,為建築提供了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全年發電量達到10.8萬千瓦時,這也是軌道交通行業首個全生命期低碳運作理念的車輛基地和綜合運轉樓項目。
智能環控系統平台
此外,「十三五」線路及後續在建的165座車站全面推廣智慧環控系統和永磁同步電機冷卻塔等節能創新技術,標誌着廣州地鐵高效智慧環控系統的應用由新增市場向存量市場進行推廣普及,實現線網級別的高能效、低能耗運行。
在城際線路方面,通過採用預製拼裝、機械法建造、輪軌綜合減振降噪、智能聯控高效節能通風空調系統等技術,把廣花和芳白城際打造為行業「站、場、線」全覆蓋的綠色低碳「三星」示範工程標杆,且廣花全線所有車站已完成綠色低碳軌道交通三星級預評審專家審查工作。
從氣候行動到可持續發展議題的轉型
自2022年4月起,廣州地鐵發佈了行業內首個氣候行動報告,並每年迭代。今年的報告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外延和拓展,以可持續發展的視角,推動從氣候行動到可持續發展議題的轉型。
報告圍繞新工藝、新設備推動地下車站空間構築體系進步,促進綠色低碳上下游產業鏈實現垂直整合,形成覆蓋從工可研究到項目後評價的完整的全生命周期碳管理體系,構建起「理論研究、技術研發、標準編制、碳足跡盤查、示範工程建造」五大能力。報告旨在打造出一批特色鮮明、極具競爭力的可持續技術方案和實踐案例,為交通行業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廣州地鐵表示,將繼續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致力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經營等多板塊全業務鏈綠色低碳發展,打造以數字生產力、智能生產力和綠色生產力為特徵的新質生產力,助力構建粵港澳大灣區新發展格局。(記者 黃裕勇)
頂圖:廣州地鐵三號線東延段新城停車場維修樓效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