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是鄉村振興的基石。近年來,安徽省黃山市歙縣致力打好公路建、管、養「組合拳」,持續改善公路條件,精心擦亮公路形象,鋪就條條坦途美途,賦能提速鄉村振興。
S347線是歙縣三陽鎮、杞梓里鎮等6個鄉鎮居民出行的主要通道,對區域經濟發展、沿線居民的生活生產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歙縣加大公路建設力度,持續優化路網結構,先後對該路南大路段和大阜至昱嶺關路段進行改建、三陽集鎮外環段進行新建,不僅暢通了城鄉聯動發展的「血管」,也為拓寬農民致富門路、加快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動力。
S349線是連接王村、森村、小川等鄉鎮的交通要道。該路地處歙縣東南部山區,峻岭逶迤,丘陵起伏,溪谷縱橫,地貌多樣,沿線路塹邊坡較多。受雨水沖刷及季節凍融影響,局部路段時常發生邊坡滑塌,碎石崩落等不良地質現象,影響道路通行及行人、車輛安全。
為最大程度補齊公路防禦自然災害短板,排除公路沿線安全隱患,歙縣根據該路安全運行狀況,有針對性實施生命安全防護工程、災害防治工程、危舊橋梁改造工程等,解決了老百姓急難愁盼問題,提升了公路防災抗毀和安全通行水平,有力促進了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G233線地處黃山東大門,縱貫歙縣東西,穿越桂林鎮、徽城鎮和鄭村鎮,是歙縣交通量最大,沿線人口、村鎮密集的幹線公路。歙縣秉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以新安好山水自然環境與天下古徽州人文景觀為依託,根據不同路段的具體特點,因地制宜打造公路與人文、公路與自然相融合的凸顯「徽風皖韻」特色的生態長廊,既保持公路綠化美化整體統一的美美與共,又使不同路段各美其美。
如G233線桂林鎮界牌嶺路段,將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巧妙結合,以綠化、美化、香化相結合的高低錯落模式,栽種大香樟、桂花、紅梅等珍貴樹木,單一的公路擋牆建為有徽文化特色的古城牆模式,並建觀景亭、鋪設草皮、埋石造景等,成為一條花園式的長廊。美麗公路與美麗鄉村融為一體,增光添彩鄉村振興新畫卷。
如今,歙縣「暢、安、舒、美」的康莊大道還有很多。全縣公路總里程2098公里。一條條坦途、美途,似一條條流動的彩帶,在遼闊田野、粉牆黛瓦、綠水青山間飄揚,為鄉村振興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記者 吳敏 通訊員 錢貴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