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河南 > 中华大地

攜一抹紅 帶一束光 照一座城

2024-06-06
来源:香港商報網

    在河南省羅山縣,有這麼一抹紅,閃耀在城市鄉村、街頭巷尾,它或許是急難之時的一次援手,或許是彷徨無助時的一盞明燈,或許是孤獨寂寞時的一聲問候......這抹志願紅,給人們帶來了光亮,閃耀了一座城。

    近年來,羅山縣積極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羅山路徑」,以「推進全城志願,打造溫暖之城」為抓手,堅持建機制、強隊伍、育項目、樹品牌,紮實推進文明實踐志願服務規範化、體系化、項目化發展,為建設「美麗羅山」提供了新的生機與動力。

    「志願紅」守護「生態綠」

    黃光玲是羅山縣生態保護協會會長,也是一名生態環保志願者。2014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她了解到把生鮮垃圾變廢為寶的環保酵素技術。環保酵素可以用來淨化水源,用於清潔動物糞便產生的臭味,製作成堆肥代替化肥農藥除草劑......好處多多。從此,黃光玲走上了環保酵素公益推廣之路。她把家變成了「作坊」,前後投資數十萬元,先後累計處理生鮮垃圾150多噸,製作環保酵素700多噸。

    10年來,無論多艱難,黃光玲從沒有放棄過她的環保公益事業,她把環保公益帶進了校園,讓同學們在實踐過程中,學習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催生出了一批批的環保小衛士。

    環境保護是一個永恆的主題。為了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的美好期盼,黃光玲積極投身生態環境保護的偉大事業中,持之以恆、不懈奮鬥,在平凡的堅守中創造着不平凡的成就。

IMG_0155.JPG

    愛心粥屋 傳遞溫暖

    「愛心粥屋·傳遞溫暖」志願服務項目是由羅山縣愛心粥志願服務者協會於2016年12月發起,實行「愛心捐贈+志願服務」運行模式,由全縣各單位、社會愛心人士捐贈善款,協會具體負責運營,組織志願者為縣城區環衛工、孤寡老人、殘疾人、流浪人員等弱勢群體提供免費早餐,迄今為止已提供免費早餐30餘萬份。

    涓涓細流匯成大海,點點星光照亮星河。「愛心粥屋·傳遞溫暖」志願服務項目已成為羅山縣誌願服務一個標誌品牌,通過「一碗粥」喚醒了人們之間的博愛與信任,傳遞了互助互愛的奉獻精神,點燃了人們內心向善的力量,吸引了無數的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參與其中,更是影響和帶動了一批批青少年志願者加入,讓更多需要幫助的特殊人群能夠切實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讓羅山這座城市充滿陽光與希望,也讓「愛心粥屋 傳遞溫暖」這個志願品牌成為當地群眾心頭溫熱的名字。

IMG_0154.PNG

    巧用「加減乘除」法 妙解文明實踐「題」

    楠杆鎮田堰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成於2021年6月,總投資600餘萬元,內設黨員活動室、多功能活動室、村史館、圖書室、兒童活動中心、鄉賢議事廳等功能室,總建築面積達1450平方米。

    實踐站現有志願者31人,堅持「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的理念,探索出移風易俗「加、減、乘、除」工作法。「加」:修訂村規民約,依據村規民約劃定彩禮指導標準、紅白事消費標準、辦事規模;「減」:通過政府補一點、村集體投一點等渠道,改建「村民之家」,免費供村民使用,減少群眾負擔;「乘」:將移風易俗與「三星文明戶」創建、「餃子宴」、「鄉村光榮榜」評選等活動結合,示範帶動輻射全村村民;「除」:發揮「一約五會」作用,讓村民在婚喪事務中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達到去陋習、樹新風的效果。

    點點星光匯成燦爛星河

    羅山縣社區志願者工作協會於2012年12月在縣民政局註冊成立,是羅山縣誌願服務聯合會領導下的志願團體,先後成立了莽張社工協會分會、尤店社工協會分會,現有志願者500餘人。

    該組織先後開展了以扶危濟困、共戰疫情、助力鄉村振興等為主題的志願服務活動,為改善困難群體的生產生活條件、助力鄉村振興和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出了積極貢獻。一是服務社會促文明。每年廣泛開展春運、新春送溫暖、「愛心送考」、禮讓斑馬線等各類志願服務活動,引導廣大群眾知文明講禮儀,受到社會的廣泛讚譽。二是志願服務暖民心。定期組織志願者走進留守兒童、孤寡老人家裏,為他們送去愛心物資,讓困難群體感受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三是參與創建促和諧。組織志願者開展文化宣傳志願服務活動進社區,動員廣大市民群眾爭做羅山的宣傳者、城市的建設者、文明的傳遞者,用實際行動詮釋「有你有我有愛」的羅山志願服務精神。

    百花齊放春滿園,萬千溪流匯成河。近年來,千千萬萬的志願者們積極響應號召,從「追尋光」,到「成為光」,再到「散發光」,深入社區、鄉村、基層,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踐行着「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共同繪就了一幅幅壯麗的志願服務畫卷。全縣廣大志願者們將繼續懷抱夢想,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善作善成,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專業的素養,推動全縣誌願服務事業煥發更加絢麗的光彩,續寫更加精彩的華章。(郭延 李倩)

[责任编辑:严燕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