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巴蜀靈氣,興天下榮昌。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成渝古道保護成果展示暨千年榮昌·歷史文化周8日在重慶市榮昌區隆重開幕,吸引川渝兩地超500人參加,旨在深入加強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並推動成渝古道文化生態保護傳承工作的同時,持續擦亮「千年榮昌」這塊金字招牌。
榮昌區委書記高洪波發表致辭說,榮昌是一座有底蘊的歷史文化名城:成渝古道聯結川渝,「巴蜀文化」在這裏交匯;榮昌是一座有靈魂的歷史文化名城:榮昌高度重視文化工作,保護性發掘宋代古墓群、摩崖石刻造像等文物遺址600多處、「豬、陶、布、扇」等非遺代表性項目200多個;榮昌是一座有活力的歷史文化名城:2023年以來,接待遊客2200萬人次、旅遊收入130億元。
高洪波表示,榮昌將從千年歷史文化中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強,推動榮昌文化走出川渝、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將推動歷史文化融入現代生產生活和城市建設,讓千年文脈延綿不絕、燦爛文化生生不息;將持續推動文化「活起來」,唱響「一都三城」文旅品牌,打造川渝文化消費集散地、目的地,變文化優勢為發展勝勢。
人潮湧動的安陶小鎮。
安陶小鎮躋身國家級4A景區
此次活動為期11天,以歷史文化為主線,融入非遺、旅遊、美食、藝術、體育、招商等多種表現形式,8個系列44項子活動,以「陶」為媒唱好新時代西部「雙城記」,著力展現一場精彩紛呈的文體旅商盛宴。
開幕式上,重慶市文化旅遊委為安陶小鎮AAAA級旅遊景區進行了授牌,標誌著該景區正式躋身於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的行列。據介紹,安陶小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安富陶器生產歷史已達800多年,所產榮昌陶與宜興紫砂陶、雲南建水紫陶、廣西欽州坭興陶並稱「中國四大名陶」,製陶技藝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巴渝十二品」。景區內不僅有陶寶古街、古驛道、榮昌國家級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火神廟等主要景點,還擁有豐富的陶文化、酒文化、蘭草文化、抗戰文化、移民文化等。
當天,榮昌還舉辦了「窯火不熄·陶韻滿城」千年榮昌·開窯記暨民俗文化巡遊展演活動,讓流傳千年的窯王祭祀大典在安陶小鎮再現。火神廟前,集結100多名匠人,創新演藝方式,還原榮昌窯王祭祀場景,傳承傳統民俗文化。陶寶古街上,300多人的非遺巡遊展演隊伍熱鬧非凡,窯王、窯工、旗手、貨郎等各類NPC與遊客親密互動。開窯活動中,16口柴窯6000多件作品陸續開窯,「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見證泥與火帶來的色彩傳奇。
窯火延綿不息,文化代代相傳。為進一步展現千年陶都魅力,榮昌還將舉行陶藝製作大賽、國際陶藝展、陶藝研學體驗等活動,發布《加快集聚榮昌國家級非遺人才十條措施(試行)》等政策,鼓勵人才學習非遺技藝、開設非遺工作室、傳授非遺技藝等,讓文化守得住、傳得廣、用得活。
川渝共推成渝古道文化保護
成渝古道始於漢、成型於唐宋、興盛於明清,從成都的錦官驛到重慶的朝天驛,全長1080裏。榮昌作為成渝古道上的重要節點城市,是巴蜀多元文化的關鍵交融地、移民填川歷史的重要遺存地、重要非遺的集中彰顯地、畜牧文化的重要發展地、愛國民族精神的傑出傳承地。
繼重慶市首批市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成渝古道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花落榮昌後,成渝古道文化旅遊發展聯盟合作簽約也在榮昌此次活動開幕式上舉行。該聯盟由四川省資陽市、內江市、龍泉驛區、簡陽市文化旅遊局和重慶市合川區、永川區、大足區、璧山區、銅梁區、潼南區、榮昌區文化旅遊委、重慶高新區公共服務局共同組成,將共謀「一盤棋」、聚焦「一體化」,健全合作機製,突出區域協同,集約共用宣傳資源,活化利用成渝古道歷史人文資源,搭建多層次交流平臺。
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袁藝說,建設成渝古道文化旅遊帶,是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構建「雙核、三帶、七區、多線」空間格局的重要任務。榮昌開了一個好頭,我們也希望成渝古道更多市區縣以「成渝古道」主題培育各類品牌活動,引爆更多古道話題,講好更多古道故事,共同維持古道熱度,進一步叫響成渝古道品牌。
據重慶市文化旅遊委副主任幸軍介紹,近年來,川渝兩地文旅部門深化合作、攜手並進,聯合成立非遺保護聯盟,協同推進川渝石窟寺國家遺址公園、成渝古道保護、巴蜀文化生態保護區等一批重點項目,共同舉辦多項文化遺產展示交流活動,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本次榮昌歷史文化周活動是重慶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宣傳展示活動的重頭戲,集中展示近年來成渝雙城合作交流成果,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文化遺產保護的良好氛圍。(記者 蔣曦)
頂圖:榮昌融巴蜀靈氣,興千年文化。